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黟县古城改造应突出特色彰显文化

黄山日报 2015-03-13 10:41 大字

□ 黟县  胡时滨

黟县县城碧阳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镇。虽然历经风雨变幻,比较起明清时期,如今面貌已大变。但是古城的肌理未遭破坏,不仅小巷子依然如旧,而且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和县前直街、郭门街、麻田街的构架与走向均没有任何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黟县已成为全国旅游经济强县。但是,虽有西递宏村等世界文化遗产暨中国最美乡村,数十年来留不下游客的尴尬局面却依然没有根本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县城发展没有跟上去,缺乏聚集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因此,黟县县委、县政府关于黟县古城改造,强化县城的中心地位的举措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黟县的古城改造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彰显文化?笔者以为:

一是应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切实掌握文化遗产的价值。据遗产办普查统计,黟县城不仅拥有诸多的古民居、古祠堂等历史建筑,而且拥有唐代的薛公井、宋代的石拱桥等极其珍贵的文物遗产,更有南北朝时期开凿并惠民至今的横沟古水系,这是黟县古城最大的特色。它不仅是黄山市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它融农业灌溉、居民生活卫生浣洗、城镇消防安全、现代旅游体验观光诸多功能为一体,形成黟县特有的横沟民俗文化。横沟穿城,店铺坐渠相望,民居夹渠毗邻,百姓得渠水生活之便利,渠水为古城增添活力,这便是黟县县城区别与黄山市乃至于皖南其他老城的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因此希望古城改造时,能充分重视横沟的疏通与改造,以打造有特色的江南水城风光。

二是街道立面改造切忌千篇一律。不然不仅没有特色,更缺乏文化,容易造成审美疲劳。现今的黟县城的街道:直街与北街,主要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拆迁旧街道逐渐建设起来,保留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与特色。在进行改造时,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改造,应认真规划。在立面改造时不应该千篇一律,统一规范,全部改成徽派的马头墙。要注意保护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比如北街口照相馆,向阳旅社等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表性建筑,是鲜活的历史的见证,不应该遭到破坏。

三是改造后的直街、北街等要注重业态打造。将直街恢复为传统的特色购物街,设计成传统的店铺,让居民和店家经营黟县的土特产、传统的工艺品、古玩之类;适当恢复一批类似“大馨”布店、“万和”百货、老茶馆、“源丰号”土产杂货店、黎照堂文具店等老字号,让民国时期这些充满浓郁徽州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构成一幅长卷,使老城居民的生活状态触手可及。北街作为展示区和休闲娱乐区,在临近北街口地段,大部分房产是国有或者单位的,可以改造成若干个展示馆,用于展示黟县的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设计成传统工艺生产、展示店铺,可以边生产、边展示、边销售,真正成为前店后坊,成为古徽州文化宣传阵地(如雕刻印章、修理钟表、洋铁店、草鞋麦扇编织品、斗笠等竹制品、棕床等木制品、雨伞等手工艺品、传统的面条生产工艺等等);靠近北门桥附近,利用民房设计成休闲娱乐区,可以改装成酒吧、茶吧、特色小吃店、咖啡厅、小型KTV等等。这样子,北街、直街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是游客吃住在黟县的好去处。

这两条街道,历史上不仅仅只是商业街,而且有鼓楼、平粮仓、考棚、古井、八角亭、观音堂、跨街回廊、祠堂厅坦、宏伟照壁等古迹,这些文物建筑当然不可能一一恢复,但改造后的直街、北街也不应该仅仅都是店铺——如果这样很可能与小商品市场没有区别——而应该考虑市民与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或场地。古楼洞,因为地处县城中心高坡之上,而且是人们去文庙与上学的必经要道,成为一代又一代黟县人心中故乡的代表,是不是能够原样修复。其他暂不具备恢复的文物,也应该在相应遗址挂牌展示。不仅使游客认识古黟,也使县城居民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进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铭记住乡情。

新闻推荐

原黄山市糖业烟酒公司经理王慰慈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

原黄山市糖业烟酒公司经理王慰慈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2015年4月2日4时30分在黄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0岁。王慰慈同志1935年5月出生,安徽黟县人。1951年9月在黟县供销总社参加工作...

黟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