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拙园里有座“弯腰墙”

黄山晨刊 2015-02-10 20:15 大字

□ 记者 汪嫒 方姗姗

在黟县碧阳镇陶村,有个守拙园,名字源于晋陶渊明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诗句”。

陶村名字的由来和陶渊明有莫大关系,据陶氏家谱记载,陶渊明的第五代迁居至此,形成聚族而居的村庄,经过繁衍发展,周边的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如今的陶村。早在新世纪初,陶村的老书记就多次和黄山市守拙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中权商议,希望他能在此展现陶氏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陶村。

乡村木匠出身的胡中权如今是一名专业的布景师。从小听着陶氏家族故事长大的他,把老书记的话放在了心里,经过十余年的思考酝酿,2013年4月1日,守拙园项目正式实施。胡中权投资4000多万元,将民间散落的徽派建筑搜集起来,实现异地搬迁集中保护。这些被修复的房子又以崭新的姿态在守拙园内重现。

守拙园依托对陶渊明文化研究、展示及衍生产业打造,在陶氏后裔居住地建设陶渊明文化展示区、陶渊明故居生活展示区、桃源文化研究中心和管理区等四大功能区,打造集陶文化研究、休闲养生、非遗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新业态。

就在这个让人惊叹的守拙园里,有一面“弯腰墙”,墙体上镶嵌着大大小小100多块石刻门额,门额的年代从清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有。这些门额是胡中权花了3年多时间陆续从各地收集来的。门额的镶嵌布局看似毫无规律,却又错落相间,凹凸有致,极富立体感。这面墙于去年11月完成,胡中权还没有想好名字,就已经被不少游客称作“弯腰墙”。

“主要是因为这些门额上的字,基本涵盖了楷、行、草、隶、篆等所有字体。到目前为止,前来参观的游客里,还没有一个敢拍着胸脯说他认识这里所有的字。”胡中权笑着说,一些游客还在门额前辩论、探讨,甚至有游客为了一个字,回家翻书、查字典,深入研究。“你看,靠左手边的那个隶书,就经常有人来辨识到底写的什么字。”胡中权指着墙面左边的一块门额说,有些自诩的人不信,要来一看究竟,然而在这面墙前站了许久,终于不得不承认,确实认不齐全所有的文字,才弯腰低头羞愧而回,“弯腰墙”就是这样被叫起来的。

“我相信每块门额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胡中权说,以往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书写门额,所以这100多块门额,就是100多个书法家的亲笔记录。可有更多的人说,胡中权收集每一块门额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胡中权说,其中有一块“环湖阁”的门额甚得自己喜爱,硬是跑了3次才得到。“有次去千岛湖见到残垣断壁上的石刻门额,就被吸引了。但主人不在家,后来又跑了一次还是扑了个空,第三次才找到人买了下来。”

一块两块,到百来块,门额越搜集越多,如何摆放成了个问题,胡中权最后想出办法,将所有的门额全部镶嵌到墙面上,也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古朴而厚重的文化。“喜欢文字的人总能在这面墙前站半天,不少文人还常为某个字起争议,但是在这争议间就形成了对文字的兴趣和思考,享受乐趣,又有所收获,也许这面墙还能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胡中权说。

新闻推荐

叶村用心打造美丽石林

□ 朱文清 记者 吴玉莲晨刊讯 春节期间,黟县西递镇叶村石林景区迎来了旅游高峰,为给游客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叶村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石林景区安全、卫生、有序、畅通。...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