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形式多样差异发展逐步规范黟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黄山日报 2014-12-27 10:55 大字

本报讯 黟县紧抓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机遇,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土地流转涌现出七大典型模式,并呈现出流转增速、差异发展、逐步规范等特点。今年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3.86万亩,土地流转率为32.76%,较年初提高近23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新增流转面积2.8万亩。50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2.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7.35%。

整村推进的屏山模式。屏山有农生态农场以租赁方式,整村流转宏村镇屏山村耕地1270亩,进行优质粮油生态种植。公司邀请村级组织参与管理,每年支付村级组织60元/亩的委托管理费。同时,友和公司在宏潭竹溪、佘溪发展的千亩中药材基地,宏川公司在宏村大同发展的蓝莓种植基地等等,均采用这种模式。该流转模式面积达4000亩。

企业自建的清野模式。黟县清野茶厂以宏村镇的古溪村为核心,流转土地约670亩,建设生态茶园。同时,黟县黑茶种植有限公司在宏潭塘田的黑茶生产基地,黟县弋江源茶业公司在美溪、宏潭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等也采用这种模式。该流转模式面积达2500亩。

组建家庭农场的胡门模式。柯村乡胡门村程华明等三户农民以胡门村为核心流转周边抛荒地450余亩,成立胡门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种植,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该模式还有:碧阳的国威家庭农场、金家冲家庭农场、路丰家庭农场等等。以组建家庭农场形式流转土地达2400亩。

合作社牵头的朱村模式。程晓军、许吉华等蔬菜大户以晓军蔬菜合作社为核心,在宏村镇朱村流转土地260亩,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现已初具规模。该模式还有钟山蔬菜基地、横岗蔬菜基地及古溪蔬菜基地等。该模式流转面积约为900亩。

土地入股的丰梧模式。黟县十二都木竹林业合作社把300户村民的1500亩荒地荒山,折算成20万元的股份,合作社投入资金80万元,进行合作开发,种植香榧、油茶等经济林作物,实现利益共享。

目前已形成油茶基地1500亩,其中套种香榧500亩。以入股方式发展的还有柯村木子坑蓝溪茶叶合作社等。全县农民入股面积达2500亩。

托管种植的渔亭模式。渔亭镇团结等村通过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实行半托式服务,为农民提供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该模式全县达1000亩。

村集体经营的东坑模式。柯村乡东坑村委会以无偿开荒及每亩300元租赁两种方式流转土地107亩,开展黄蜀葵生产。通过东坑村委会的示范带动,东坑村附近农户共种植黄蜀葵150余亩,亩均收入达2000-3700元,有效探索了抛荒地流转及农村老弱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黄农·

新闻推荐

黟县“三下乡”活动润民心

1月13日上午,虽然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是黟县西递镇叶村农民文化广场却热闹非凡,由该县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文化、民生、科技、卫生、司法、计生等十余家单位来这里集中开展“三下乡...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