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宏潭灯会:百年民俗今日重绽异彩

黄山晨刊 2014-02-11 19:21 大字

□ 记者 汪嫒 文/摄

龙灯盛会闹新年

2月1日,大年初二。

“你的车子可不能停在这里,一会这家还得‘接龙\’呢。”得知有舞龙灯会,记者一行从30里外的毛田村赶来。晚七时,黟县宏潭乡宏潭村村口早已没有空地,暗夜里的大街,车水马龙,人声喧嚣,大有万人空巷之势。

看着停得满满的车场,我们的车子只好开出数十米远,找了一处空地停下。

龙灯未至,站在人群中等候,却看见不少四邻乡里熟悉的面孔。抱着同样的期待,大家奔赴同一个地点。

“这灯咋还没出现呢?”“龙灯在游街啊,这会还没到大街呢。你听那鞭炮声,哪儿响了鞭炮,龙灯就在哪。”“要不咱们去找找看吧。”夜里看不清人,却分明听得人声。大家熙熙嚷嚷地说要入村找龙灯去。有人带了头,人群便像洪流般散入每条街巷,涌向天空飘着礼花的方向。

“嘭—啪”“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礼花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夹杂着依稀入耳的锣鼓声,视觉神经几乎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一路狂热期待的心情让大家浑然不觉道路之远和曲折,嘻哈热闹中,终于看见了游动着的光亮,龙灯队伍,近了近了。

接龙到家好福气

先是一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红灯笼引路,接着五角星型的“宏潭灯会”标志灯、花灯走过,两条通体红亮的龙灯气势恢宏地舞进了人们的视野,尾随其后的是欢腾活泼的双狮,跳上跳下,跑前跑后闹个不停。

“嘭-啪-嘭-啪”一阵烟花礼炮,龙灯接到乡民胡友宽的邀请,要去其家里送福送财。

胡友宽手捧三炷香在大门外迎接,先是朝龙头拜了三拜,然后取出红丝绸,为龙头挂彩,接着便请龙进家门。第一条龙从大门东边进屋,绕屋中一圈,从西边出门;第二条龙紧接其后再转一圈。一阵锣鼓声后,双狮欢跳进门摆阵,再出来;之后再进屋一次。“这叫‘狮子回笼\’,是避邪的意思。”胡友宽笑着介绍。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寓意吉祥,我们将龙接进家门,是希望求得福气,一家人顺顺利利。如果是单身青年待嫁待娶,希望接龙送喜;如果是新婚夫妇的话,还希望求龙送子。总之,都是希望能够福气到家,好运常在。”程芳点燃接龙的信号,礼花绽放,龙狮舞来。

传统技艺放光彩

在宏潭村委会后是老宏潭公社大会堂。推开门,这里是花灯的仓库。春节期间舞出的两条龙灯、花灯,双狮,都一一整齐地排列着。

“这两条龙,龙身长约12米,全部是由竹篾和棉纸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发起人汤小宾介绍到。龙灯的骨架是竹篾绕成的,像一个长笼,被分为七节,每节下一根木棍。游街时,每人握着木棍挥舞,龙身也随之翻飞。“你看龙肚子里红烛,它们有一个特点,都是360度可旋转的。这样,不管龙身怎么翻滚,烛火始终朝上,不会烧到龙身。”而这次,为了效果更好,龙灯还采取了与现代结合的技术——龙眼由两只电瓶灯替代。“乡下小路路况比较复杂,加上是在夜晚举行活动,这双‘龙眼\’既不影响龙灯本身,还能照明,十分实用。”汤小宾表示。

旁边,12盏花灯悬挂着,六角灯、八角灯、花瓶灯都是成双成对的,分别取“六六大顺”之意,“八八大发”,“平平安安”之意。

所有的花灯都是竹子架构,要取3—5年的竹剖成篾。龙骨与花灯架,竹篾的剖法还有纵横的区别。根据需要,竹篾需在火上加热烤弯,再扎在一起形成花灯的形状。骨架之外是“皮肉”,即各色手绘花纹图案的彩纸或者加以篆刻形成镂空的彩纸。粘贴之后,烛火升起,光影舞动,甚是好看。

全民参与热情高

今年,宏潭灯会重组,由外出务工人员汤小宾发起的灯会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一批老年人为主的志愿人员主动参与,筹办灯会游街活动。

汤小宾拿出了一本练习本——“2014甲午马年宏潭灯会考勤簿”。

自2013年12月25日开始,每天都有近20名志愿者参与到筹备工作中。历时20多天的剖竹、扎灯、刻花、糊纸等工程,所有的灯终于在大年前夕完工。

在龙灯游街的队伍里,既有敲锣打鼓的耄耋老人,也有举灯穿梭的垂髫小儿。自出灯开始,每晚,78岁的汤尚来和另一名82岁的老人全程跟随队伍穿街走巷,敲锣打鼓。“舞龙的锣鼓和舞狮的锣鼓是两组人马,锣鼓也是不一样的。”汤尚来告诉记者,所有参与舞龙、舞狮的人员都是村里的农民和务工回乡的青年,大家紧凑排练一段时间,便上阵了。“其实也不一定需要什么技巧,最重要的是强健有力,每晚四五个小时的体力劳动要撑住。”在初二晚的游街中,记者发现了一名12岁的男孩程曦,他是外地来宏潭亲戚家拜年的,遇上龙灯盛会便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提灯队伍。敲锣打鼓、提灯引路、舞龙舞狮,浩浩荡荡的游街队伍有近百人,可谓男女老少齐上阵。

百年民俗有讲究

见识广,资历深,汤尚来是对灯会了解最多的老人之一。自筹办今年的宏潭灯会以来,他便自然而然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以前的花灯有很多,像‘五马破曹\’,‘百鸟出窠\’等等,都是有典故,也有很多美好的寓意。花灯也都是很大很漂亮的。”

“小时候听我父亲说,在他那个时候宏潭就已经有灯会了,而我父亲是出生在清朝,所以,我们推算宏潭灯会的历史至少是从清朝开始的。”2月5日,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今年78岁的汤尚来向记者介绍宏潭灯会的渊源。他告诉记者,在宏潭话里,“灯”与“丁”同音,以举办灯会的形式来祈福,愿佑这方土地上人丁兴旺。并且,灯还有光明之意。因此,灯会作为传统年俗被一直保留下来。

出灯前,按照传统还要举行祭龙仪式。初二晚,祭龙仪式在汤氏宗祠举行。先请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这个人也就是舞龙时的掌珠人)为龙点睛。接着进行祷告,完毕后才可出灯。

在早前,龙灯游街时,引灯要由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提举,时至今日则由村里的书记、主任等人提灯开路,也刚好向村民们拜年。紧随引灯之后,便是生肖灯。而各式各样的花灯则由未婚少女提举。龙灯舞动时,祥云灯还得穿梭其中。

正月十五还要举行仪式——“龙归大海”。当晚,从龙头、龙尾上撕取下两片龙鳞,烧成灰烬撒入河流,这场灯会才算正式结束。

因此,一场龙灯游街,除了热闹喜庆之外,有些细枝末节更是十分讲究。

祈愿习俗久传承

“已经有9年没有举办灯会了。老一辈的人正在老去,新一代的人也逐渐淡忘了这一传统,我就是害怕,有一天当知晓灯会的人都离开了,这个灯会也就彻底传不下来了。”汤小宾道出了此次发起灯会的缘由。

在这次灯会上,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围观群众,大家表示很久没有这样热闹,很有年味令人开心。记者了解到,舞龙灯会从晚7点左右开始,要持续进行到半夜十一点半,宏潭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盛情接龙进家。此外,除了在宏潭村表演外,灯会还走进了更为偏远的竹溪村等地,也引起了热情围观和捧场。

汤小宾表示,现在的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却并未相应上升。“有些人上了赌场,有些人选择玩手机,有些人只能看看电视东家长西家短,优良的传统也很少有人关注了。灯会是宏潭的年俗,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丰富人们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

汤小宾的另外一本练习本是宏潭灯会的功德簿,即家家户户“接龙”回家红包礼金。截至记者2月6日采访时,功德金已有三万余元。汤小宾专门开设了灯会账户,详细地记录并张榜公布“功德金”。“这些钱,是用来传承和发展宏潭灯会的基金,我希望,这样一个传统的年俗能够继续延续下去。我也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我呼吁有人能重视它,肯定它,扶持它。”

新闻推荐

柯村乡积极准备

□ 李 超晨刊讯 黟县柯村乡全力部署,多举措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该乡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群...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