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优环境强投入抓转型增效益惠民生促和谐黟县致力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黄山晨刊 2014-01-21 19:21 大字

图为黟县人大十六届三次会议现场□ 记者  汪嫒  文/摄

核心提示: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强力推进“六个高潮”和“十个关节点”建设,切实抓好“十六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优环境强投入、抓转型增效益、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亿元、增长10.1%,财政收入3.3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增长1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6元,均增长16%,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5:48.2:36.8,跻身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旅游经济逆势上行。全年接待游客1038.3万人次、增长2.8%,旅游总收入78.8亿元、增长4.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工业运行稳中有升。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13.5%,税收3439万元、增长63.3%,净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农业农村稳步发展。新建、改造茶园6900亩,茶叶综合产值达3.5亿元,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新建、巩固蔬菜基地500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8500亩。农业总产值达5.9亿元、增长4.3%。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投入2.4亿元实施279个项目,11个中心村建设扎实推进,4个省级重点示范村达到验收标准,20个自然村治理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深冲村被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佳观摩点,打造美好乡村综合示范带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摘自2014年1月16日黟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月15日—17日,黟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黟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经济、文化、卫生、生态等方面,就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献言献策。

关键词:公共设施

提升文明县城品质,增设公众卫生设施

政协委员郑连军:集中国最具魅力的十佳名镇、国家5A景区、桃花源里人家等美称的黟县吸引了来自海内外游客的参观旅游。随着游客的增多及城镇化发展人口集中(农村涌入城区)、城区人口猛增,因陈旧、报废、拆毁等原因,原公共卫生设施极少,造成文明县城难觅“公厕”的烦恼。公共卫生设施的缺乏不仅给远方来的游客带来不便,也给居民们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为了让“文明县城”更文明,方便广大人群,郑连军建议:对黟县老城区进一步改造完善,对老城区现有的、损毁的公厕进行改造,在老城区及部分新城区人口流量较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新建几处现代免费公厕,并派专人保洁护理。

关键词:品质旅游

提升旅游品质,推进西递旅游大发展

政协代表刘永龙:西递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很多思路、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科学性的旅游发展规划制定相对滞后,旅游可持续发展后劲略显不足。西递旅游依托独具特色的徽派古民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逐渐走出了一条文旅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但对厚重的旅游文化资源一直缺乏深度的开发和拓展,致使旅游产品单一,与旅游相配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使西递旅游变成了简单的“古民居一小时观光游”,这种观光式旅游,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不多。

为提升旅游品质,推进西递旅游大发展,刘永龙建议:西递一是要坚持旅游规范开发,强化旅游品牌特色宣传。要制订独具徽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市场化运作。二是丰富旅游产品链,增加文化旅游品位。大力实施以西递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品链的开发,制定完整的计划和周期加快石窟群、石林、后边溪、应天齐艺术馆及1.5公里沿线景观线等景点组合的开发速度;要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增加旅游文化内涵,使传统旅游升华到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的文化旅游。三是拓展旅游开发业态,实现文商旅功能融合。在西递现有的以皖南古村落观光游之外,加快旅游新业态开发。设计各种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旅游活动,将民俗、饮食、手工艺纪念品等开发成全新的文化旅游项目等。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进景区

政协委员姚小平:近几年,环保、低碳的出行理念渐入人心,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试运行和应用,如电动公交车、电动出租车、电动环卫车,张家界、南岳等旅游景区已在逐步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代替客运车辆和城市公交车辆。为了减少交通运行成本,减少大气污染,更好地保护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建议在这些旅游景区,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

姚小平建议:结合上级有关政策,研究出台关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扶持政策。旅游景区率先推动。在4A级以上景区倡导推广新能源汽车(如电动车、燃气车等)的应用,在停车位上给予优先安排;建设充电设施,为电动车自驾旅游提供充电方便,并给予门票折扣。逐步替代通往旅游景区的公交车。在通往4A景区的公交车尝试使用电动旅游观光车,逐步减少尾气排放较严重的燃油车使用,直至取消。

关键词:水利治理

加大农村中小河流治理及水毁修复力度

人大代表李旭树:近些年黟县水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各项水利设施功能逐步增强。但目前农村防洪减灾任务仍很艰巨。山塘、水库、河流护岸年久失修带病运行,除险加固任务极其繁重,难以抵御洪水的冲击。

李旭树建议:水利主管部门加大农村中小河流治理及水毁修复力度,加大水源生态保护和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中小河流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如加大水利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完善小农水资金使用办法,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对村组集体、农民个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开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效益明显的项目,给予重点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设立水资源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加强重点饮用水源的保护,强化水污染的防治,对江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制定政策倾斜和专项资金投入,逐步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江河流域生态保护体系。

关键词:道路改造

升级改造黟七线道路

人大代表余水和:黟七线是连接山区四乡及黟西北3万余人出行的唯一交通命脉,在县境内长48公里。自2003年隧道贯通以来,由于重载车辆运行,多处路面破损,弯道多而急,存在着较大的事故隐患,是交通状况较差的公路之一。偏僻的地理环境和较差的交通状况已成为制约黟西北乡镇招商引资、乡镇企业发展、农副产品销售运输的重要瓶颈,成为制约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为了使这条公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余水和建议:尽快启动黟七线公路的升级改造。积极争取立项,县财政予以配套资金。考虑到该工程投入较大,可根据财力逐年分段实施。此外,要加大对车辆的管理力度。限制重载车辆通行,以确保公路的使用年限。黟七线方家岭的部分路段建议重新规划,多处90度以上的弯道,应裁弯取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隐患。

关键词:农村清洁工程

提高农村清洁工程运转效益

人大代表金玉琴:农村清洁工程自全面实施以来,农村卫生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资金压力,部分乡镇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山外四镇的清洁工程运转费用已经纳入新安江生态补偿资金予以保障,运转较为正常。而在山区四乡,由于各行政村及自然村民组分布较散,远的村民组距离垃圾处理站将近40公里,导致了保洁运行费用投入巨大,多的乡镇年运转费用多达十多万元。由于山区四乡不属于新安江流域,因此清洁工程日常运转费用全靠当地乡镇财政承担,乡级财政苦不堪言。因此,建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长效机制,解决山区四乡农村清洁工程日常运转费用问题刻不容缓。

金玉琴建议:一、县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充分利用已建的农村清洁工程设施,打破现行的以乡镇各自管理的方式,综合考虑村落的分布,统一协调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二、县主管部门负责转运站设施使用、管理的技术指导。三、县级财政要将山区四乡农村清洁工程的运行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农村清洁工程设备更新购置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四、坚持专业化、社会化、群众化相结合的管护方式,积极引进和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管护的方式、途径,不断提高农村环卫设施、设备使用效益。

新闻推荐

春节将至黟县法院负责人深入结对帮扶村进行走访慰问详

春节将至,黟县法院负责人深入结对帮扶村进行走访慰问,详细了解联系点发展现状,资助帮扶资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舒兴信 胡志勇/摄...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