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转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黄山市文化产业在传承创新中进发活力

黄山日报 2012-03-11 15:27 大字

本报讯  记者李学军报道 3月9日,徽州文化艺术长廊项目各建设工地—派繁忙。市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总投资45亿元的徽州文化艺术长廊项目是黄山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个标志性项目,目前12项主要工程正有序推进,其中图书馆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百师宫已完成A区块4幢近6000平方米的样板街建设……

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祥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无处不文化,无处不艺术,无处不灿烂。2008年以来,以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为抓手,黄山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狠抓项目建设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在传承创新中迸发活力。去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同比增长30%。

发展思路日益明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黄山市将文化产业建设列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旅游文化、传统文化、博物文化、摄影艺术、演艺影视、文化创意、红色文化、宗教文化、茶艺文化、医药养生等产业为发展重点,黄山市初步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繁荣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性文件,设立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建设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

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以来,黄山市每年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批牵动性强的文化大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和督办,以此带动文化产业快发展。今年全市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达174.48亿元。徽州文化艺术长廊、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百佳摄影点、屯溪老街整体改造提升、徽州古城保护与开发、齐云山生态旅游文化区等—批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全力推进资源转化。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文化与科技结合、文化与市场结合、文化与资本结合,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再生”能力,把文化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竞争优势。从2009年开始,黄山市全面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截至去年底,共投入资金31.18亿元,完成了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实施了63个古村落和80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233幢,打造了事业类、产业类、综合类等—批新型业态287处。

倾力打造产业品牌。旅游文化品牌方面,目前全市52家A级以上景区中,以文化为主的32家,占60.77%;全市22家4A级以上景区中,以文化为主的16家,占73%。2011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054.4万人次,其中以古村落、古民居为主的景点接待量占所有旅游景点的60%以上。传统手工艺品牌方面,“吴鲁衡”万安罗盘等4家文化企业成功申报“中华老字号”,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等9家企业被命名为首批省级非遗传习基地。经过多年锤炼,“徽州四雕”、文房四宝、万安罗盘、徽州漆器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徽文化产品。演艺文化品牌方面,大型多媒体歌舞《徽韵》入选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2011年演出306场,接待观众15.61万人次,元—全景剧院、《宏村阿菊》、花山谜窟“激光秀”等三台大戏也将于今年“五—”前后推出;节庆文化品牌方面,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赛、中国黟县国际摄影节等已成为知名节庆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博产业品牌方面,目前全市共有54家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和市民近300万人次,2011年屯溪老街被列入全国首批五家生态、社区博物馆试点之—。此外,竹艺轩、秀里影视村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黄山市首个动漫企业古黟桃花源文化创意互动体验产业园和《百合公主》三维动画故事片等2部作品(创意)申报文化部国家动漫精品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抢抓国家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市文化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步,黄山市将立足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等建设为平台,加大资源转化力度,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加强品牌打造深度,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30%,2012年达41亿元,“十二五”末突破百亿元的目标。

新闻推荐

张开南到黟县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本报讯  3月13日,市政协主席张开南到黟县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市政协副主席程永宁、陈锦锦、覃金平及市政协秘书长黄新民等一同走访调研。张开南首先来到大走访活动联系点黟县洪星...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