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林漫步黟县的“桃花源”情结
□ 黟县朱来平
近日,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播放的“寻访母亲河你好新安江”节目,以“桃花源”代指黟县,为观众介绍了新安江源头之一的漳河风光和黟县古村落。这再次激起了我对这个老话题的兴趣。将黟县和“桃花源”相提并论,不是今人的创意,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意蕴的老话题。
黟县,是有着很浓很深的“桃花源”情结的。
“桃花源”,亦作“桃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陶氏不满腐朽黑暗的现实社会,但又无力去改变,于是他用了生花的妙笔把理想的蓝图描画在千古名篇《桃花源记》里。他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笔下所描绘的“桃花源”,竟然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和理想家园,千百年来仍为人津津乐道。而南唐许坚的一句“黟邑小桃源,烟霞百里宽”就把黟县和“桃花源”联系起来了,这应该是从史志上见到的最早的吟咏黟县桃花源的诗句。或许,黟县的“桃花源”情结由此生根。从此以后,历代都有关于黟县桃花源的吟咏。
黟县和“桃花源”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密切关系。除了历史上与之相关的诗文著述外,在现在的黟县,有悬于西递古民居的匾额曰“桃花源里人家”,有地名称“桃源洞”,有大酒店叫“世外桃源”,有小区名作“桃源小区”,有新兴的旅游项目为“桃花源漂流”……在人们的印象中,“桃花源”似乎就在黟县,而黟县似乎就是“桃花源”了。
至于“桃花源”是否就在黟县,而黟县是否就是“桃花源”,则是一个学术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是见仁见智。把“桃花源”视作一种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来为黟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笔者以为是不必拘泥于其探讨结果的。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后,黟县一直在树立“桃花源”的牌子:上个世纪80年代,黟县颇有影响力的文化组织———“青年智力开发中心”编印有文艺刊物《小桃源》,该中心及其刊物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2003年,黟县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举办“桃源文化”研讨暨笔会活动;2004年,由中共黟县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学内刊就以“桃花源”为刊物名称,该刊物旨在“展示古黟风采,弘扬桃源文化”。“桃源文化”是富有黟县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客观审视黟县这个古老县邑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特点之后得出的、合乎情理的概括表述,正逐渐被人接受。
可以说,黟县,没有辜负“桃花源”这一美称。正是深厚的“桃花源”情结,使黟县一直以“桃花源”意境来规划、发展自己的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现实的需要。作为桃花源里的黟县人,应该既是“桃源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更是“桃花源”的建设者、耕耘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黟县洪星乡以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生工程为契机,不断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该乡5个投资总额达23.42万元的...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