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承志堂”木雕的故事
巨商之理财,不求近利而贵远效。 ——《宋史·食货志》
口余治淮
到过宏村“承志堂”的人,无不为“承志堂”中那精湛的木雕叹为观止,这些木雕内容丰富,造型生动,尤其是所雕刻的数百个人物,展示了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生活,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真可谓栩栩如生。
谈起“承志堂”的木雕,其间有个故事,说是汪定贵在九江发了财后,生意越做越大,一天,同城一位巨商新宅落成,邀他前去赴宴,那商人的新宅极其奢华,汪定贵在屋里转了一圈,发现那梁柱上的木雕非常精美因而赞不绝口,房主说,雕这木雕的工匠是黟县人,而且与汪老板是同宗,汪定贵听说后,忙让老板请那工匠来见一面。
不一会儿,佣人带着一位瘸腿老人来到汪定贵面前,那老人报上姓名后,汪定贵不觉大吃一惊,来人汪志诚竟是他幼时一起玩耍的穷苦兄弟。数十年前,两人都因家境贫穷无法入学深造、博取功名,汪定贵后来跟着别人出门学习经商,而汪志诚则在本地木匠铺里当了学徒。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初两个整天拾柴禾、掏鸟窝的穷孩子,如今都是年已半百。
问及汪志诚因何残疾时,他叹了口气说,当年他被人带到木匠铺里当学徒,后来又被人引荐到刻书坊里学习木刻。当时徽州木版印刷业非常繁荣,每个刻书坊里都有一批善于雕刻插图的高手,这些木雕高手受新安派画家的熏陶和指点,无论是构图造形,还是运力用刀都是技艺非凡,汪志诚经过几年拼搏,成了徽州书坊出名的木雕大师。然而,就在汪志诚踌躇满志,决心攀登更高艺术巅峰时,一天深夜,几个蒙面歹徒闯进汪志诚房里,二话不说,举起棍棒就打,而且是专打汪志诚双臂,幸亏,徒弟及时赶到,死死护住师傅,汪志诚手臂只是受了点轻伤,但一双腿却被打断。汪志诚是出名的老实人,从不与人结怨结仇,无非是木雕技艺高人一筹,让某些人忌妒罢了。俗话说,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腐才。从此,汪志诚离开了徽州书坊,专门干起了为富商大户建房时雕梁画栋的营生,只是那些富商大多把汪志诚的木雕作为一种点缀,不肯花钱做大面积的木雕,这使得汪志诚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转眼自己年已半百,多年所积累的木雕技艺眼看就要带进坟墓,恰在此时,他遇到了幼年同甘共苦的朋友汪定贵。
汪志诚没讲完,汪定贵早已泪流满面,想着同是当年穷苦弟兄,他决定接济汪志诚使他晚年不再受苦,不料汪定贵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汪志诚后,汪志诚却一口拒绝了。他说,你忘了我俩小时候养成的性格,不吃嗟来之食,常言说救急不救贫,让你养活一辈子我心里也不好受。定贵兄如果真心帮我,就回家乡建造一幢房子,房里的梁柱、斗拱、门窗、挂格全都采用木雕,由我独立完成。这工程少说也得十年八年,我如今年老体衰,已是来日无多,唯一的愿望就是为后世留下几件徽州建筑中的木雕精品,使后人领略徽州木刻的雄风。
那时汪定贵一家已定居九江,汪志诚要他斥巨资回家乡建造这样一栋豪华的宅居,心里确实有些拿不定主意。见汪定贵犹豫,汪志诚劝说道,定贵兄现今是九江城富商,然而百年之后,有谁还记得定贵兄之名,倘若能在家乡留下一栋精美绝伦的宅居,即便是数百年后,人们在此驻足都会谈及你,而我的心愿也会因此得到满足。汪志诚说得是那样真挚,汪定贵听了甚是感动,随即点了点头说:“名不名对我来说,都如过眼烟云,只是你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又有如此抱负,如果不能留下传世之作,甚是可惜!就依你所言,我回乡盖幢房子就是了。”
汪定贵回到家后,便把自己的决定告知家人,不料却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可汪定贵这人性格很倔,自己一旦认定要办的事决不轻易改口,他告诉家人说:“古人云,巨商之理财,不求近利而贵远效,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现在看起来,我是多花了几个钱,可却为后世留下了几件艺术珍品,这几个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得值。”随后,汪定贵毅然关了几家店铺,抽出资金交付汪志诚让他带回家乡,为他建房。
得到汪定贵的支持,汪志诚回到家乡黟县宏村,整整花了九年时间,夜以继日真可谓呕心沥血,近百幅木雕终于完成。工程结束不久,汪志诚因长年劳累而去世。为了纪念这位穷苦兄弟,汪定贵将这所宅居定名为“承志堂”。
汪定贵后来病逝九江,据说他压根就没回“承志堂”住过,他之所以要建造这栋房子,说到底,是为了帮助自己的穷苦兄弟实现艺术的追求。
汪志诚的作品与汪定贵的名字,被永久地留在“承志堂”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1月18日至20日,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监察局局长陈毓江为组长的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督查验收组,对黄山市2009年、2010年建设的农家书屋进行了全面督查验收。 ...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