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已成“非遗”的徽州“锡格子茶”

黄山日报 2010-02-20 22:44 大字

□屯溪  江志伟 文江志云 图

春节期间来趣话“锡格子茶”,绝对是个喜气洋洋的茶乡话题。尤其是今年,“锡格子茶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包括黄山市在内的古徽州地区,也于早些时候被定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锡格子茶”即为该保护区里的保护对象之一。 

“锡格子茶”是“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城乡家家户户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重要的早茶民俗。这里的“锡格”,指的是黟县人家独有的、盛装地方茶点的锡器工艺品;这里的“子”,指的是黟县方言中的“鸡蛋”;这里的“茶”,指的是独具黟县民俗特色的、春节期间才特地泡制且有民俗内涵的“早茶”。 

“锡格子茶”的民俗内容是:古往今来的黟县人家,秉烛守岁欢度了除夕的人们,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享受“锡格子茶”。但见一个个梳妆打扮、焕然一新的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之后,便按照辈分在厅堂中央的一张或几张八仙桌旁围桌落座。 

此时的八仙桌上,每人的面前都已经摆放了两杯沏好的早茶:一杯是糖茶,寓意来年“生活甜蜜、年头甜到年尾”;一杯是香茶,寓意来年“春满家园、活色生香”。那茶,当然是这徽州茶乡所特有的名茶,诸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之类。先喝香茶,后喝糖茶,寓意“先苦后甜”、“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八仙桌的正中间,则高高矗立着一只圆圆的、扁扁的、周边雕有花纹的、层层叠加的塔形锡器工艺品,一般由一底、一盖、一提篮以及中间的四层组成,这,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果盘之类的“锡格”,其民俗寓意为“步步高、年年高”。将锡格从塔形样式除去提篮、掀盖、去底、再将中间四层分别搁置于桌上之后,你会发现,那四层里边分别摆放着黟县的地方特产茶点千张酥、寸金糖、芝麻糖(麻片糖)和花生(或花生糖)。这些茶点都是黟县人家进人腊月之后每家自己土法制作或自产的,各有寓意:多片酥糖、多层叠加、外边有五彩色纸包裹的“千张酥”———步步高;外形既像金条又似元宝的夹心糕店“寸金糖”———吞金进银,招财进宝;黑、白芝麻打制的片状糖“芝麻糖”———节节高;花生或花生糖———生男生女、儿女双全。 

就着早茶、品过茶点之后,就有一盘热气腾腾的五香茶叶鸡蛋端上八仙桌,人们便又开始就着早茶、品尝鸡蛋了。一般每人只得也必须吃两只茶叶蛋,寓意为“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特地再上来一小碟又细又白的绵白糖,让人蘸在剥开的茶叶蛋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双”。 

茶香氤氲,茶蛋飘香;甜言蜜语,老少同乐;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吃过茶叶蛋之后,人们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相继离席,那四层锡格又被添加满相应的糕点,连同底座和顶盖依次叠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净的八仙桌上。至此,“锡格子茶”就宣布结束,“大拜年”、“走亲戚”、“访友朋”、“看大戏”等欢度春节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从此,在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的整个春节期间,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必须以此“锡格子茶”习俗招待来宾。如此“茶俗”,沿袭至今,终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的是:品尝文化,春满人家。 

或问:为什么要用锡器做成“锡格”?或许是因为这古黟之地,山深路僻,冬季潮湿,以此密封性能很好的锡器存放糕店,既可防潮,又可防鼠,更使人们大年初一就见“锡”见“喜”,自然皆大欢喜。

新闻推荐

月日黟县宏联竹制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车间生产黟县宏联

3月2日,黟县宏联竹制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车间生产。黟县宏联竹制有限公司是黄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竹针四大系列、120多个品种占国内竹针产量的90%,其中70%出口国外,使黟县成为名副其实...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