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谈笑人依旧 纪念伯父鲍弘德先生百年诞辰
□鲍丹禾
流光荏苒,岁月不居。今年是我的伯父、徽州教育名家鲍弘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他于米寿之年驾鹤仙去,十余年倏忽而过,他的文人之风却永存我们晚辈的心间。
我的老家在皖南徽州的岩寺。弘德先生的文人气质来源于地方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书香家庭的熏陶。他的祖父鲍振炳,在光绪年间就是歙县商会的领袖。为响应康梁变法,鲍振炳改当地著名的紫阳书院为速成师范学堂,以地方大儒许承尧先生为监察(相当于校长),自己担任监学(相当于教导主任)。1906年,鲍振炳在岩寺兴建凤山小学,其兴教育人的初衷可见一斑。
到了晚年,他原本准备独资建造“鲍氏宗祠”,但在和地方同仁商议之后,决定重修凤山小学,并捐出祠堂大部,购置桌椅,命次子鲍幼文等人将凤山小学重新办了起来。鲍振炳从事“蒙养”、投身教育的义举对家族后人影响深远。其次子幼文先生正是弘德先生的父亲,也即我的祖父。幼文先生原本在安徽省立二师做教师,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幼文辞去省立二师教席,回到家乡恢复凤山小学。他每天都抽出一些时间教年幼的弘德读书习字。从《三字经》开始,然后选读《论语》《诗经》和唐诗中的一些五言、七言绝句。从小的培养,给弘德先生打下了良好的国文基础。
弘德先生作为长子,受幼文先生的影响最大。他们兄弟姐妹一共六人,三子三女,国文功底最雄厚者,正是弘德先生。解放前,弘德先生在家乡的银行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转行到徽州师范学校教授语文,上世纪70年代又先后任教于歙县五七大学和歙县中学,授业数十载,桃李满园香。
《礼记·学记》上曾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弘德先生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功底非同一般,只在一些教学教法上下下功夫,就很快适应了国文教师的工作。在漫长的教学生涯里,他既吸取其他教师的长处,也和学生们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他教过的学生少说有三四千人,有的从政,成了为一方百姓造福的官员;也有很多成了学者,如徐定祥、汪裕雄、许培英等教授,都是汉语言文学界的名师。徐定祥教授在读到弘德先生的诗文集时曾感慨,“掩卷凝思,心潮澎湃。四十年前,先生在课堂上生动传神的讲课情景以及他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的诸多情景,历历如在目前。多年来,先生的教诲之恩,未敢一日忘怀。”
弘德先生任教的徽州师范,早年是徽州地区的教育高地。学校里种满了桂花,每到初秋,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在香气馥郁的徽州师范,不仅弘德先生于此任教,幼文先生也在任教,父子同任徽州师范的老师,一时传为佳话。更有趣的是,我的二伯母和母亲,也就是弘德先生的两个弟妹都是他徽师的学生,母亲后来又在歙县中学与他成同事。从年轻时候开始,母亲就尊称弘德先生为“鲍先生”,直至她去世,也从未改口。
弘德先生教书的认真和钻研在熟悉他的人那里,是有口皆碑的。他的一位弟子曾撰文回忆说,“他出身徽州名门之家,其父鲍幼文即徽州闻名遐迩的老教师。鲍先生虽然年轻时专攻经济金融,但在文史方面家学渊源有自,备课又极其认真,因而几乎每篇课文都讲得十分精彩。记得在讲授鲁迅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时,他始终抓住其中打落水狗的一个‘打’字,结合全文脉络,阐明作者当时独到的思想。在分析一篇题为《进军华山》的文艺通讯时,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追’字,显得特别醒目。”
从教之余,弘德先生一直酷爱作诗填词,晚年集成《诗文选》出版。诗歌本是人们情感的迸发和流淌,诗的情感就是诗的生命。弘德先生不忘自己教师的本分,他说“好将镜里如霜鬓,化作千山桃李秾”;他善于发现,热爱生活,从山河岁月中萌发创作的灵感。他说“我但铅刀差未朽,敢期一割共迎春”。他的诗词充满生活情趣和开朗乐观的态度,丝毫看不出他在动荡岁月里所受的悲苦。
文革期间,弘德先生惨遭厄运,多次受到冲击。及至改革开放,又遇丧子之痛,两个弟弟也都先他而去。在如此令人嗟叹的命运面前,他强抑悲伤,拂去泪痕,调整心态,从容面对新的生活。教学之余,他积极参加政协、民盟工作及大量社会活动,为民主党派的工作发展劳心劳力。他是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副主席,也是县民盟主委。在此期间,弘德先生多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上考虑到他的社会影响力,请他暂时留在党外工作。直到1993年9月,已是72岁高龄的先生终于被批准光荣入党。他难遏激动之情,赋诗抒怀:“敢道微躯换骨成,攥拳旦旦矢忠贞。盈眶热泪心潮涌,无负红旗重晚晴。”
晚年,弘德先生将其父亲幼文先生的诗文遗稿经过精心编辑,出版了《凤山集》一书,并请汉语言文学大家吕叔湘先生题写书名。吕先生早年就评价幼文先生“论文欲辨秋毫末”,后来又勉励弘德先生“有子能传许郑书”,而伯父确实做到了。
可以说,伯父弘德先生身上,既带着那个年代的文人之风,也紧随了时代新风,保持着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他自是我们这些晚辈的楷模。我等虽觉难以望其项背,也当谨遵教诲,奋进不止!
新闻推荐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记载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她是一部伟大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胜利...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