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一“退”共护“清清新安江”

黄山日报 2021-04-16 06:09 大字

本报讯“以往缺少监管,再加上人们对于保护江水的意识薄弱,船上产生的垃圾和废水都是直接排到水里,江水远没有现在这样清澈!”近日,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歙县分中心主任罗红平在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现在我们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船只的动态和污水排放情况,保证每只船都是定点排放污水,不会产生偷排漏排的情况。”罗红平向记者介绍了集中收治污水的流程,所有污水收集后会先沉淀,再通过专用管道交由附近的污水厂统一处理,尽力避免污水破坏水域。截至目前,污水上岸卫星定位系统已经覆盖所有商用船只。除了船舶污水集中处理,黄山市还在全市推行农村污水PPP项目,开展农药集中配送,推行农村“三大革命”,设立推广生态美超市,从源头抓好污染防控,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新安江。

当天下午3点多,吴正华和同事正在江边捡拾大雨过后江面冲来的枯枝和垃圾。“我从小在新安江边长大,吃这里的水,有这份责任要把江面弄得更加干净一点。”作为曾经的渔民,吴正华响应政府号召“退捕上岸”,成为了新安江歙县段全面禁捕退捕1247户渔民中的一员。如今的他是一名江面打捞员,负责深渡到坑口路段江面垃圾的清理。“现在的工作相对轻松,也比较稳定。在江上过了半辈子,舍不得离开这里了!”看着刚刚清理的江面在两岸青山的映衬下碧波荡漾,吴正华觉得,自己“退捕”的决定值了!

如今的新安江,碧水清流,微波荡漾,两岸的青山翠林和沿江分布的徽派民居错落有致,共同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纷至沓来。在景区志愿者的引导下,游客们依次有序登船,看新安秀水,品徽州民俗,乐在其中。

一“收”一“退”中,良好的生态让沿江百姓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红利”。近年来,乡村旅游、研学体验、户外运动、徽州民宿等业态蓬勃发展,各项活动和赛事吸引八方游客,黄山贡菊、有机茶、臭鳜鱼等产品蜚声中外,销售火爆……越来越多人正直接或间接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获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好愿景正在转化为现实图景。·朱西敏实习生刘灿灿·

新闻推荐

昔日“穷土窝”今朝变“金窝”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八方游客慕名至”,歙县深渡镇阳产高山村落凭借保存完好的300多栋徽派土楼建筑群为主要看点,...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