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石头写出的大地传奇

黄山日报 2019-08-24 06:53 大字

□本报记者朱西敏祁俊文/摄

炎炎夏日里,翻山越岭走进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抬头仰望,令人震撼的千亩梯地气势磅礴地展现在眼前,轻风微拂层层梯地,绿油油的庄稼和茶树装点着青山,一行又一行,整整齐齐地向头顶上的蓝天白云处延伸,巍峨壮阔的场景宛如巨人握笔在山峦中写下的传奇!

顺着石块铺成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行,轻抚着一块块深褐色的石头,耳边仿佛回响着当年蜈蚣岭人抬石头的劳动号子声,打石头的叮当声,垒石塝的招呼声,它们汇聚成一支战天斗地的精神颂歌,在这片蔚为壮观的千亩梯地里回荡!如今,绿意盎然的层层梯地依然哺育着一代又一代蜈蚣岭人,先辈们留下的可歌可泣的蜈蚣岭精神也激励着他们在这片山峦上继续书写奋斗的史诗与梦想!

第一次创业:苦干!向荒山要粮

蜈蚣岭的今天,缘起于相邻的六联村。

在歙县璜田乡六联村党群服务中心,六联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胡金高向记者展示了1956年至1959年歙县璜田乡六联茶叶生产合作社的档案资料,泛黄的档案里,一笔一划都记录着当时的六联茶叶社坡地梯田化的经验。

1957年,凭借农业合作化东风,六联村干部群众集中力量,率先在下山建成25亩石塝和土埂茶园。1958年初,国务院对六联村治山治水的创举给予了表彰,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搞好水土保持,发展山区经济。”1968年9月,六联大队党支部书记程节高又分片区发动全大队青壮劳动力,全面开展长达13年的开山垒石造地运动,将1200多亩低产茶粮山地建成了高山梯地。坡地梯田化极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卫生衫、西装服,吃有粮、住有屋”,当时的六联村一度超过了当地中度富裕的生活水平。村党支部副书记胡早娣还代表六联村党支部、六联社光荣出席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并五次幸福见到了毛主席,光荣出席了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六联村的成功让比邻的蜈蚣岭村有了奋起追赶的目标。当时的蜈蚣岭,山势陡峭,东一片山,西一块地,石坚土薄,茶不成园,“松脂点灯,辣椒当盐”是1800多山民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1968年,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方佛先在大寨参观学习回来后,提出了“学大寨、超六联、赶郭庄”的目标,发动10个生产队社员,组建了一支有400多人参加的治山治水专业队伍和青年妇女突击队,向着坡陡土薄石头多的荒山秃岭里四坞“要粮”。村干部带头参加劳动,把干粮带到工地上,绑上草鞋,开山放炮,凿石砌塝……原本连20户人家也养不活的里四坞,在梯地建成后,种上茶叶、玉米等作物,硬是养活了60多户200多人。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然而,这场“向荒山要茶,向秃岭要粮”的战斗并不一帆风顺。历经三年砌成的几十亩梯地石塝,被一场无情的大雨冲垮了十三条,面积损失三分之一以上。当时的大队党支部组织召开了各种大小会议,最终决定:只要人心齐,泰山都能移。倒塌的石塝可以重新砌起来,治山治水的坚定信心决不能放弃!蜈蚣岭的干部群众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投入到这场战斗中!

在“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加油干”的口号声中,大家砌石塝,打炮眼,抬着石头干劲足。“磨刀不误砍柴工”,为鼓励大家治山治水,蜈蚣岭每年都要举办两次全体社员参加的学习班,加强政治学习,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举办学习班,广大干部群众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在干部党员的带动下,他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大到买炸药,小到购铁锤,全部自力更生。1974年,蜈蚣岭梯地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当时的歙县县委书记张昔曾特批8000元,支持蜈蚣岭大队建设,但是通过社员表决,毅然把8000元补助款退了回去。

在战天斗地的过程中,蜈蚣岭人以坚强的意志,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排除万难,一锤一锤地凿,一块一块地垒,不仅是白天干,晚上借着月光还要忙碌3个小时才回家!在一天天增长的梯地里,一大批模范先进人物不断涌现:有一不为名、二不为利,被人们誉为“硬骨头”的砌塝师傅胡尚棣;有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在工地的青年代表胡灶玉;有天天坚持上工地,为子孙后代造福被称为当代“活愚公”的74岁老塝师方玉祝……在大队党支部的干部和先进人物事迹的激励中,一支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常年奋战在建设工地上,硬是用石头在山峦上垒起了这人间奇迹!

蜈蚣岭人的第一次创业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4年间当地群众投工100多万个,挖凿土石40多万立方米,砌筑梯田1200多亩。蜈蚣岭人的奋斗精神传遍江淮大地,《人民日报》还发表了题为“愚公岭上大寨花”的长篇通讯。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蜈蚣岭大队粮食总产17.32万担,比1968年增长46倍,茶叶总产和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蜈蚣岭人终于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

第二次创业:硬干!为致富开路

群山拱翠,云雾缭绕。蜈蚣岭村海拔800多米,从山脚到村里全部是石头铺就的陡峭山路,步行约需2小时,所有农产品出售和进山物资全靠肩挑背驮,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要想富,先修路!修建蜈蚣岭盘山公路成了全村人的渴望!但蜈蚣岭以山高土薄石头多、地势险要而著称,形状如村名,有关部门来实地勘察后得出“蜈蚣岭的地势过于陡峭,不适宜修建公路”的结论,想要打通这条“天路”谈何容易!

办法总比困难多,曾经发扬愚公精神修梯地的蜈蚣岭人在难题面前从来不会轻易退却!2007年,村党员大会一致提出:这条“天路”由蜈蚣岭人自己建,修建的费用通过盘活村级资产和村民捐款来解决。村里的茶厂、水电站和废置的小学一共拍卖了36万元,不到一个月,村民捐款就达10余万元,开山炸石的声音再次在蜈蚣岭寂静的山谷里回荡,又一场“向崇山峻岭开‘天路’”的战斗打响了。

2008年1月,盘山公路路基的工程量完成了一半,可是由于资金缺口太大,项目推动陷入困境。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无情的大雨又将地处里四坞茶园段冲垮,倒塌路基50多米,几乎看不到路基的影子了。资金不足,塌方太多,困难重重,怎么办?还要不要坚持修下去?村党支部召开有关会议后作出决定:前辈们留下的蜈蚣岭精神就是我们修路的动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集中全力,一定要把这条公路打通!

在村干部和村中老人的带动下,全村人不等不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推迟行程或提前返程,参加修路工程。在村民们挥汗如雨挖山填石筑路基的同时,蜈蚣岭人的自力更生精神再次感动大家。2008年6月,该县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有关部门来到蜈蚣岭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帮助村里落实公路扶持资金4万元。

历经三年的艰苦奋斗,2010年1月,一条长达5.7公里的盘山公路终于开通了!硬化的公路如一条白色的缎带在层层梯地中穿行,蜈蚣岭村民梦寐以求“通汽车”的愿望在持之以恒的奋斗中变成了现实,村民们欢喜的泪水和笑容里充满了致富的新希望!

“梯地茶园的建成和公路的开通,使我们从中悟出了一个硬道理,集体不管办什么事,实施什么项目,村领导班子是关键。”蜈蚣岭村原党支部副书记胡发积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村干部精诚团结、同心协力,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凝心聚力战胜任何困难。他告诉记者,在修路时资金预算超标,公路建成后欠款达到30多万元,直到2013年才付清。“这6年里,从未有一个村民来讨过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干的是群众想干的事!”

公路修通,不仅让村民方便地走出了大山,也让这个藏在深山的村落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随着摄影爱好者、游客日渐增多,蜈蚣岭人的心中又燃起了更多创业的希望。

第三次创业:实干!实现乡村振兴

蓝天白云下的蜈蚣岭梯地里,一行行茶树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在山风里吟唱着绿色的歌。

璜田乡人大主席方卫华介绍说,蜈蚣岭村“两委”换了一届又一届,当年的小伙如今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年的孩童如今已成家立业,挑起了家庭重担,但勤劳的蜈蚣岭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当年不畏艰辛、扎实苦干的历史,一直将蜈蚣岭精神传承着:土地少——祖辈们开天辟地创梯地茶园;没公路——当代蜈蚣岭人开山凿石修公路到家门口;收入低——当代蜈蚣岭人新开致富路,扩大规模种白茶,打响“蜈蚣岭母树白茶”品牌。

“蜈蚣岭白茶是蜈蚣岭村的独特品种。经过专业检测,高品质蜈蚣岭白茶氨基酸含量高达百分之九点二,接近普通白茶的2.6倍,喝起来香得很!”胡发积告诉记者,“蜈蚣岭的白茶,堪称茶中精品,全国数量极少,极为罕见。这给我们发展蜈蚣岭特色产业带来了机会。”

2002年,经过村民反复试种,蜈蚣岭母树白茶无性系繁殖技术获得成功,为蜈蚣岭白茶规模化发展积累了第一手技术资料。蜈蚣岭人在土层厚达一米的“大寨海绵地”上建立科技园,对18株百年白茶母树实行集中挂牌保护,扩大苗圃规模。

2011年,蜈蚣岭村通过招商引资巧借外力促发展,注册成立了黄山市蜈蚣岭母树白茶有限公司,带领全村干群改造茶园,走产业化白茶发展新路子,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无偿提供茶苗、统一规划栽培,统一进行茶树管理,统一保护价收购,统一加快品牌打造。目前蜈蚣岭村已发展种植白茶560余亩,年产白茶900多公斤,产值80余万元。

800多米的海拔,造就了蜈蚣岭高峰屈曲、云海萦绕的天然美景,再加上千亩石砌茶园和大队部旧址等历史遗存,造就了蜈蚣岭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修步道、搭观景台、建村级旅游接待中心……坚韧勤劳的蜈蚣岭人再一次凝心聚力,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整治乡村环境、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2015年初,蜈蚣岭村将省保单位大队部旧址改建成了村史馆,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当年修建梯地茶园留下的历史资料和工具,一件件看似普通而又珍贵的报表、材料等,既丰富了蜈蚣岭村特色旅游的内涵,游客在这里能看梯地茶园、赏高山云海,也见证了当年全村人民战天斗地时的精神状况,诠释着蜈蚣岭精神的厚重内涵。

2018年5月,蜈蚣岭村被列入黄山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打造歙县蜈蚣岭政德教育基地,让更多人了解蜈蚣岭,让蜈蚣岭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中代代相传。”璜田乡党委书记钱威武说。

历经50多年沧桑风雨,蜈蚣岭梯地依旧高耸云端、傲然屹立,展示着阳刚之美。如今,新一代的蜈蚣岭人正沿着祖辈们走过的路,在传奇中开始续写新的篇章。

新闻推荐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公告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事...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