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街:古韵今风总相宜

黄山日报 2019-08-13 03:38 大字

□本报记者舒俊祁俊

8月8日,本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采访组走进屯溪老街,站在修葺一新的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门前,感受这条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熙熙攘攘的屯溪老街,承载了厚重的红色历史记忆,历经岁月沧桑,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屯溪老街全长1273米,重点核心区832米,包括1条正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于2015年入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

近年来,随着黄山旅游的蓬勃发展,屯溪老街日益繁华,但地形地貌特殊、通道过窄、线路老化,前店后坊后仓、楼上居楼下店、木质结构比重大,无不给消防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如何守护好这片有着悠久历史和红色记忆的街区?2014年元月,老街专职消防队在屯溪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应运而生。老街街道代理武装部部长韩非介绍,这支平均年龄才27岁的队伍,能够13秒完成灭火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19秒完成空气呼吸器的佩戴、11秒完成两盘水带连接……这群老街的“保护神”,日夜守护着老街的平安与祥和。

与此同时,老街专职消防队根据古建筑保护的特点,于2015年自主研发“古建筑物联网防火大数据平台”,包括一键联网报警、自动感知报警、微信报警、信息查询、老街灭火救援、应急指挥和日常防火检查、巡查管理等,基本实现了“1分钟出警、3分钟到场、5分钟协同作战”的“135”火灾防控机制,让老街防火、灭火搭上了信息化快车。该平台运行4年多来,发现隐患6831处,解决隐患6639处,处置成功率100%。目前该平台已经在黄山区、歙县徽州古城、休宁县等区域全面应用,并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

在守护平安的同时,如何让老街更好地留住城市记忆,传承精神血脉,发挥名街价值?2016年黄山市启动了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工程,按照“主街整治,小巷开发,滨江改造,周边配套”的思路,从旅游基础设施综合建设、交通提升建设、滨水景观建设、文化提升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将其打造成为市区城市旅游的核心及地标。2017年12月,屯溪老街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围绕三线下地、管网改造及石板路修复三条主线进行提升。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街雨污分流、排污、积水、线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日益显现,近两年我们主要按照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暨综合提升工程规划开展工作,在基础设施提升上下大力气。”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老街文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国有介绍,截至目前,屯溪老街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工程已完成老街正街以北雨污水管网改造、强弱电管道埋设、电气设备间建设及石板路铺设工程,老街正街以南区域也已进入扫尾阶段,老街周边诸如横街段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施工中。

通过基础设施改造,使老街传统风貌在得到继承发扬的同时,老街的旅游业态也得到丰富和提升。近两年,老街文旅公司成功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鲁衡罗经体验馆项目、“昱见8号院”民宿客栈等,戴震纪念馆扩建工程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布展设计,枫林巷18号将打造成文化类非遗剧场,正在洽谈招商……

屯溪老街,这个历经血雨腥风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光影变化中正迎来新生。

新闻推荐

绍濂乡开展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连日来,歙县绍濂乡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提升百姓居住环境。该乡通过微信群、标语、一封信等...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