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卖花渔村”

大江晚报 2019-05-27 14:48 大字

初闻“卖花渔村”这个名字,便被它深深吸引。

卖花渔村地处歙县一个四面环山的山谷中,村头尖尖状如鱼头,村中渐宽如鱼腹,村尾分入两个山坞如鱼尾,加之村中自南宋起就有培育花桩的历史,世代以养花卖花为生,“卖花渔村”因此得名。

三个多小时的行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驾驶员一脚油门跃上一个山坡,刻有“卖花渔村”四个大字的石制牌楼便赫然映入眼帘。

按照预定行程,我们先下榻在当地一户农家乐。站上农家乐的楼顶,放眼望去,片片盛开的梅林犹如彩霞落在对面的山坡。村中屋舍大多呈三四层别墅楼式样,感觉现代又气派,只是主体结构依然保持着徽派建筑翘角飞檐白墙黑瓦的特色。配合房前屋后的梅花梅林,别有一番中国画写意之风。

我们辗转于村庄各处,曲折迂回向山中行进。路过洪氏祠堂,祠堂外有一片空地,那里摆放着十几盆待价而沽的盆栽,十几个老人围着这些盆栽或站或坐或来回踱步,用我们听不懂的方言在聊天家常,间或打量一下身边路过的游客。他们是一群村中留守的长者,他们的后代就和其他农村的青壮年一样搏击在山外那一片天空。如果说他们的后代是一群按时节迁徙的候鸟,这些老人,就是一群已然飞不动飞不走的留鸟,守着这一方山水,秉承世代相传的营生,种梅花,卖梅花,无意间活成了世人眼中闲雅而又诗意的样子。说来他们也算是生意人,只是他们做生意方式有些特别,不吆喝,不介绍,不询问,仿佛他们摆放的不是商品而是展品。如此买卖尽显当地民风的朴实敦厚。

走走停停行行摄摄,不觉已行至村东的山坡,一条泛白的狭窄水泥路承接着上山下山的行人步履。回望村庄,就如一副缩略图般静卧在山谷之中,四面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梅林缥缥缈缈,可爱的粉色系如少女的衣裙,装点着刚刚苏醒春色不济的大山。攀上山顶,卖花渔村全貌尽收眼底,此刻,它正如一尾游鱼般跃动在山谷之中。放眼望去,群山之上一片片梅林蔚为壮观,我不禁感慨,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啊!其实,大自然造物之神奇不是我等拙眼能一眼看穿的。“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遗憾的是,山中所遇皆是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美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缺了美人的美景那是不完整的。就在我们依依不舍缓步下山的时候,在那条绸带般的小路拐角处,一群摄影师正在全神贯注拍摄着什么,凑近一看,原来一个身着白色衣裙的美丽姑娘正在这条路上翩翩起舞。两边开放的梅花,身后映衬着的粉色梅林,让她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舞台。我们立刻举起相机,加入蹭拍的人群,一时间快门声响成一片。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把树摇一下,立刻有人心领神会地使摇了摇身边一棵梅树.霎时,花瓣便如花雨一般纷纷飘落,姑娘配以一个漂亮的旋转,抬头,双手作迎接状……我一时看得呆了,竟然忘记用连拍记录下这美丽的画面。

此行至此,终于可以画个圆满的句号了!

曹小红

新闻推荐

天下好茶汇聚第一茶市、高新会展中心茶博会今最后一天,没来品茗的抓紧啦

品好茶、淘雅器、体验茶文化,去第一茶市、高新会展中心。中国(济南)第十三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七届茶文化节自启幕以来,众...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