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它们进城 谁勒缰绳? 歙县受惊白马撞伤三人引发对动物利用安全监管的关注 记者采访相关部门获悉,目前尚无专门的规范与监管措施

安徽商报 2019-05-23 01:18 大字

谁也没想到,素被视为温顺性格的马,竟成马路“杀手”。5月21日,在黄山歙县,一匹受惊的白马狂奔途中连撞三人,其中一人伤势较重(本报昨日报道)。随着时代发展,市民和各种大型动物的交集越来越密。除宠物之外,无论是马戏团的各种动物,还是马术俱乐部或商业用途的马匹,都频繁出现在市民视线中。不过,人在利用它们的同时,带来的安全问题又该由谁来监管?昨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采访发现,尚未有政府部门对这类动物安全问题进行直接规范或监管;而此类隐患又往往被经营主体忽视。安徽省马术协会副会长王南介绍,一些婚庆公司经常租用马匹,但由于行业规范的缺位,容易造成马匹“失控”伤到他人。

[记者调查] 大型动物与市民互动愈加频繁

现如今,除了动物园,市民接触大型动物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商业活动的刺激下,在一些地产项目、风景区,企鹅、孔雀、狗熊、狮子、老虎等动物频繁“走穴”。而被视为人类朋友的马,更是经常进入市民生活中。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作为宠物外,越来越多的婚庆公司开始将马作为婚庆策划活动的一大“卖点”。省城一家婚庆公司的负责人李先生直言,很多年轻人结婚流行复古,不租车队迎亲,而是骑马迎娶新娘。“到了节假日婚庆高峰期,马都不好租。”

除此之外,从西方流入的马术运动,也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兴趣。在合肥,马术俱乐部犹如雨后春笋。“都说马术是贵族运动,可以陶冶情操,很多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到马场或俱乐部,练习骑马。”省城一位马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合肥,省市级马术协会都已成立,也说明了这项运动的活跃度。很多有条件的家庭纷纷让孩子选择这项新兴的体育运动。

婚庆租马只谈价格不谈安全

行业、市场主体能否承担起防范动物伤人的重任?虽然从主观上他们不愿见到这种情况发生,但事实上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一些规范性的操作有可能被忽略。

以租马为例,昨日,记者对省城婚庆租马市场进行走访咨询。一位张姓老板解释,他们一匹马的租用价格为2000元/次。“一般是大半天的租用价格。”而对马的安全问题,张先生表示,客户租马时,他们会配备专门的骑马教练。“教练全程牵着马,不会出现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怎么办呢?”在记者追问下,这位负责人依然坚称,他们从事这项业务已有四五年时间,从来没有出现过意外。“只要不在马跟前放鞭炮,其他没什么问题。”

瑶海区的一家婚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婚庆用马是从合肥周边马场调过来的,而且中式婚礼用马的距离有要求,一般在1公里以内。骑马和婚轿的价格较高,马场配有专人驯马,价格是3500元/匹/次左右。当问到马匹上路是否合规,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如何处理等问题,对方称,不用操心,出事了他们负责。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很多提供租马服务的经营商家,虽然均保证不会出现问题,但也难以拿出马受惊后的应急预案。在多数人的意识中,马是温顺的动物,不会发生伤害人的情况。

[行业声音] 省马术协会: 不规范操作易引发安全问题

而在安徽省马术协会副会长王南看来,租马市场的安全问题恰恰源于意识薄弱和不规范操作。作为安徽凡辰马术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南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许多婚庆公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使用的马匹可能并未进行专业“脱敏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马匹受惊,从而保证客户和周围市民的安全。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专业马匹与普通马匹的售价差距较大,”普通马匹价格相对便宜。

当然,在国家未做强制性规范的前提下,租马经营主体就很有可能良莠不齐。王南介绍,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无论马匹是用于马术活动,还是商业活动,他们对驾驭马匹有着自身一套严格的规范流程。“我们在提供租马服务时会配备有国家专业从业资格的骑手、兽医和专业运输设备。”王南表示,若马匹出现受惊情况,专业骑手可很快让其缓和下来。“实在不行,兽医可以当场相应处置。”

王南介绍,在教练为客户提供骑马服务时,俱乐部挑选的是有七八年马龄的成年马,它们经过了专业的训练;此外,在骑马之前,工作人员会对客户进行安全提醒。比如从马匹左前方靠近,不能大声喧哗等等,确保不出现意外情况。

[部门说法] 动物利用安全监管近乎真空

那么,人们在利用动物产生经济利益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是否可以避免,相关部门是否有监管?昨日,记者采访了文化、林业部门发现,这类利用动物产生的安全问题多是靠行业自律。以马戏团的表演审批为例,属地文化部门多是对马戏团表演的项目内容等文化内容进行审批,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不在该单位监管之下。而省林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解释,根据2017年1月1日新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单位或个人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到主管部门审批。该审批要对利用野生动物的双方协议、利用方案、涉及动物的种类数量、利用地点和时间等程序作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行政许可事项申请,一定程度上对利用野生动物的安全性进行了规范。

但不可否认,相关单位或个人在利用动物的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问题,更多的是靠行业主体。采访中涉及到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都表示,从职责上说,他们不对马戏团等利用野生动物的单位进行直接的动物安全监管。“防范动物伤人,主要靠马戏团自身。”

相关法律并未规定

禁止动物进市区

合肥是否有骑马上路的情况,交警部门表示,这种现象并不常见。

记者查询《道路交通安全法》后发现,并没有禁止人员乘骑马匹或者其他牲畜进入市区的规定,和牲畜有关的只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驾驭畜力车,应当使用驯服的牲畜;驾驭畜力车横过道路时,驾驭人应当下车牵引牲畜;驾驭人离开车辆时,应当拴系牲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男子在合肥闹市骑马穿行

◎据中安在线报道,2017年12月日4日,有网友在合肥某论坛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帖子,声称12月1日晚,在宿州路和寿春路交口,看到一名男子骑马经过(如上图),非常拉风,回头率相当高。帖子中还附了网友自拍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出一男子骑着一匹高大的马慢悠悠地行走在路边,周围尽是各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本报合肥网报道,2018年8月2日晚,合肥市民张先生骑车时看到,一匹马在北二环与嘉山路交口由西向东走在非机动车道上,马背上骑着一男一女。马儿的出现引起了市民好奇,驻足拍照,同时非机动车道上骑车人纷纷避让,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法官说法

动物伤人后受害人应及时固定证据

一旦动物伤害到人,被害人该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呢?合肥市蜀山区法院民庭法官占峰表示,动物致人损害行为属特殊侵权行为,法律规定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原则,即无论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饲养或管理的动物对他人造成了损害,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能够举证证明,动物对受害人的损害是由于受害人自己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比如挑逗、惊吓和投打等,其可以不承担或减轻损害赔偿责任。

此外,如果市民遇到此类侵权事件,首先要确认使自己受到损害的是哪只动物,最好拍照留下证据;其次走访或查找动物是谁家的,找到责任人;再次私下协商或者报警处理,看能否达成调解;调解不成,最后,就是固定好证据,走司法程序。

新闻推荐

关于设立黄山市“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受理电话和邮箱的公告

为深入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受理群众问题线索举报,现将黄山市“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受理电话...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