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砚文化的逐梦之路

攀枝花日报 2019-02-01 06:43 大字

图为王友军正在工作室雕砚。□本报记者 吴晓龙 文/图

2018年12月,在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第十届苴却砚文化艺术节、四方论砚文化交流活动苴却砚工艺品展览会上,攀枝花青年工艺美术师王友军制作的一方《望洞庭》苴却砚,以其独特的石质和巧妙的艺术构思,达到了“石品、构思、雕工”三绝,一举获得银奖。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仁和区总发乡的友军砚艺工作室,见到了王友军。中等个头,一脸憨厚笑容的他,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了热情和真诚。20多平方米的砚艺工作室内,摆满了他10多年来所制作雕刻的一方方苴却砚精品,王友军一边介绍砚品,一边向记者讲述起10余年来怀揣梦想,苦心钻研砚雕之路的经历。

千里寻梦

今年30岁的王友军,出生于中国名砚歙砚的故乡安徽歙县,受当地人文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他16岁起便拜歙砚雕刻艺术名人为师,开始学习歙砚的雕刻技术。因天资聪慧,名师培养,加之自己的刻苦努力,20出头的王友军便在歙砚的雕刻上崭露头角。

2008年的一天,王友军从一本资料上看到,攀枝花苴却砚石质精良,色彩斑斓,为砚中之极品。他瞬间被打动了,去远方,成了他心底挥之不去的梦。

2009年,21岁的王友军告别了家乡,来到攀枝花追梦。裂谷中的阳光、花鸟、山水,在他的眼里就如秀美的图画。王友军在仁和区总发乡租了工作室,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对苴却砚的研究和打造上。白天,他顶着烈日到60多公里以外的深山选料;晚上,他针对苴却石独特的石质,精心打坯、下料、雕刻,将自己在家乡所掌握的歙砚和端砚两种雕刻技术融为一体,纳入苴却砚雕刻之中,力争刀下的作品达到石品、构思、雕工三者的统一。从2009年到2015年,王友军先后创作出了《花好月圆》《枯木逢春》《春江花月夜》《达摩神悟》等涉及花鸟、山水、人物的50多方砚品,这些作品融歙砚的传统技艺与苴却砚的天然之美于一炉,既古朴浑厚,又大气多姿。

勤学敏思

多年的砚雕生涯,使王友军感悟到,要制作出一方具有生命力的砚品,除了一定的美术功底和刻砚实践,更要勤学敏思,加强文艺理论、工艺美术史、砚雕史及其相关艺术门类的学习,才能拓展艺术境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做到“应石象形,依形随艺”。

为此,在经过多年的砚雕实践之后,王友军抽出了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前人的优秀美术、书法、绘画作品,阅读《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从中汲取养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先后游览了黄山、九寨沟、苏州园林、洞庭湖等风景名胜地,又到敦煌壁画、大同云岗石窟、西安秦兵马俑等地观摩学习,收集素材,寻找灵感。这使他的眼界和思路得以拓展。2018年12月,在中国·攀枝花欢乐阳光节第十届苴却砚文化艺术节上获得银奖的作品《望洞庭》,就是他在游览洞庭湖时的感悟之作,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洞庭湖美景跃然于石上,精妙入微,使人感觉身临其境,景中寓情。

近年来,王友军的砚雕作品已自成一家,题材多以人文典故、花鸟山水为主题,逐步形成了气势磅礴,独抒性灵,形象突出,精湛细腻的风格,受到苴却砚爱好者的青睐。

艺无止境

我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人文典故,这无疑是砚雕艺术家们钟爱的创作题材,王友军也不例外。但他在打造这些历史人文典故时,既不失原意,又赋予新的色彩,不拘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2012年,王友军得到了一块长80公分、宽50公分左右的极品砚石,他兴奋至极,一时竟不知把它打造成什么样的题材,这让他茶饭不思,彻夜难眠。在一天夜里,他突然想起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追求邛崃首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心中赫然开朗——打造一方《凤求凰》砚。说干就干,他第二天一早便开始创作。为打造好这方砚台,他大胆创新,应石象形,将石形似琴的砚石雕刻为司马相如盘膝而坐抚琴,文君捧盘立于身后,并将盘中的石眼巧妙刻绘成一个大桃,以象征文君的美貌。此砚一经展出,便得到同行们的好评。

采访结束时,王友军告诉记者,砚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房四宝,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而今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创新之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他说:“刻精品砚,交天下朋友,传承砚文化,是我永远的梦想和追求。”

追梦的人,永远都在路上。

新闻推荐

这里,是他们奋斗的地方

“目前,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预计从今天起自北向南影响安徽省,受其影响,全省平均风力逐渐增强到4级左右,阵风7...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