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农民工游览“蜀山十大地标” 共享城市发展荣光

江淮晨报 2019-01-31 08:30 大字

晨报讯 “我还从来没有站在高楼上,好好地欣赏过这座城市。今天站在置地广场的顶层俯瞰整个天鹅湖金融商务区才发现,真是太壮观了。”来自小庙镇蜀枫南苑项目建设工地的电工吴忠感叹地说道。1月30日,蜀山区组织农民工代表游览刚刚评选出来的“蜀山十大地标”,与他们共享城市发展荣光。

昨天上午,大家首先来到了安徽省气象局多普勒雷达塔楼。它是我国第一个多普勒天气雷达塔楼。

“1997年3月23日,这座多普勒雷达塔楼破土动工。1998年12月26日胜利竣工。1999年1月1日,雷达一次性吊装成功。”气象局工作人员向农民工介绍了该建筑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进行天气预测。

“今天真是长知识了,不仅感受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还了解了很多气象知识。”参与合作化路中学项目建设的木工王化柱说到。

随后,大家又来到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前身是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其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展厅15个,馆藏文物21.8万余件。为了迎接农民工兄弟,博物院专门安排了讲解员进行全程讲解。

在博物院里,工人们对“徽州古建筑”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原在歙县的冯仁镜宅,被搬到我们博物院来了。”工人们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一边仔细地欣赏古徽州建筑,几个人之间还经常互相交流。

“古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具有高超的工艺和装饰水平,值得我们好好地借鉴学习。”工人们赞叹地说。

下午,工人们又来到置地广场,登上高楼,俯瞰天鹅湖金融商务区景观。“站在这里看天鹅湖,四周高楼林立,商业发达,交通设施齐全、自然环境优美,和‘陆家嘴’‘曼哈顿’比也毫不逊色啊。”吴忠说,“我现在盖的就是高楼,以前也在高楼的建筑工地干过。但是,没机会、也想不到去看看下面的景色。今天有机会,可以站在高楼上,专心地欣赏景色,真的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我们也为蜀山区乃至合肥市的发展洒下过汗水,做出过贡献。”

一天的活动时间紧张而充实,中午,大家还一起聚餐,提前迎接新年。

“今天过得非常有意义,我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临行前,游览了蜀山区十大地标,让我对这座城市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吴忠于2007年到合肥工作,先后在滨湖新区、政务区、高新区、蜀山区等地投入到合肥大建设的各个项目上,参与了高新区永和家园一期、二期建设,高新区王咀湖周边缘道、景观、园林、道路建设等,目前在蜀山区小庙镇蜀枫南苑项目上工作。“在合肥呆了这十几年,亲眼见证了合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合肥可以说是高大上。我们都希望合肥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便利。我对合肥这座城市也有了特殊的感情,合肥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力军’,辛苦了一年的他们即将踏上返程归途。我们区重点局与区委宣传部联合,以‘这里是我奋斗的地方’为主题,策划了此次关心关爱农民工活动,为他们送上尊重和礼遇,感谢他们的付出与汗水。”蜀山区重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蜀山区重点局将关爱农民工作为常态化工作。经常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演练活动。每年高温酷暑季节都开展“送清凉”活动,2018年,共计投入11.79万元,用于买绿豆、冰糖、人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进行发放。

另外,还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配合人社检查农民工专用账户设置情况,实名制管理制度等,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晨报记者 王姗

通讯员 刘晓朦 李阳阳 季云冈

新闻推荐

清初四画僧传奇

在明清相交之际,出现了四位作品很具特色的僧人画家。他们的故事,耐人寻味,而四僧的作品风格又与他们的身世息息相关。会“翻...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