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眼中的北流美景 黄宾虹《山围小景图》赏鉴

玉林晚报 2019-01-20 08:48 大字

瀧中夔

磐石山

飞瀑泉

沙梨园

山围岭口

山围村

金水桥

南归磐石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丞,号村岑,别署予向、虹庐,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行,安徽歙县人,工山水,效法宋元,宗新安画派,其以书法融合画法,提出“五笔七墨”法,作品浓墨重彩,浑厚华滋,道法自然,意韵深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美术史家、画学理论家、鉴赏家、美术教育家。

因缘际会, 黄宾虹大师曾两次莅临北流大地,其中一次随时任上海大夏大学国文系教授的陈柱先生遍游勾漏、萝村。陈柱先生是北流人,早年留日,后毕业于南洋大学电机系;一次随时任无锡国专教授、教务主任的冯振先生踏遍了北流山围的山山水水,山围村是冯振先生的家乡。北流风光优美,宾虹先生乘游兴创作出了数幅以北流美景为题材的画作,如《勾漏山图》《勾漏听泉图》《暗螺山图》《北流萝村陈柱尊山屋图》以及《山围小景图》等。这些珍贵的画作,不仅艺术地记录和描绘了北流的自然美景,同时也承载着陈柱、冯振与宾虹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黄宾虹的《山围小景图》。

黄宾虹《山围小景图》

2017年1月22日,玉林市博物馆与广西自治区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了《巨匠丹青——广西博物馆藏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精品画展》,展览中展出了一套广西自治区博物馆所藏的以描绘北流乡村美景的黄宾虹画作《山围小景图》。此画为黄宾虹在1935年夏受时任无锡国专教授、教务主任冯振之邀游历冯振家乡北流山围村时所作。

山围村位于今北流市山围镇中部,四面环山,风景优美。

《山围小景图》一套八幅,每幅长44.5厘米,宽30.3厘米,均为水墨山水,为黄宾虹写生画本,画本分别绘就北流山围村之美景——金水桥、飞瀑泉、瀧中夔、山围岭口、磐石山、山围村、沙梨园。画面所绘景致,云气缭绕,气势磅礴,群峰耸立,婀娜秀丽,树木葱茏,浑厚华滋,山路蜿蜒,屋舍隐现,一派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

画作每幅皆有题诗、落款,分别为“幽響激铿锵,风回溪语长,湍流入平野,罗穀织文章,瀧中夔”;“老去将军树,婆娑荫子孙。根蟠千仞石,云散便当门。磐石山”;“众壑水争喧,分流绕果园。林荫云蓦起,深处一寻源。飞瀑泉”;“荔叶幂溪荫,蕉花夹径深,亭林经冻雨,凉意逗衣襟。沙梨园”;“涧路错坡陀,山家掩薜萝,支笻最高望,峰缺豁晴波。山围岭口”;“斗绝石成寨,周遭山若环。灵源知不远,好作武陵看。山围村”;“丹岭俯青畴,村烟远树浮。飞桥明灭里,数点指闲鸥。金水桥”;“南归磐石云,眴复出山去。花江桃李春,公盼霑时雨。”落款“振心先生家,北流之磐石山,乙亥秋旋,匆匆返锡山,学子之有待裁成者甚众,因写山围村小景,拈句并博笑正,宾虹。”下钤两枚白文篆书印“黄宾公”“朴居士”。

冯振《题黄宾老山围小景八首》

1935年秋,黄宾虹从北流回到江苏无锡之后,将这套画作题诗并赠予冯振先生,意在作为学生书画习作之摹本,其言“学子之有待裁成者甚众,因写山围村小景,拈句并博笑正”。冯振在收到宾虹先生所赠之书画后,十分欣喜,并以诗文和之。

诗文内容为“金水桥(金水桥外祖父家所在),峭壁崭岩一逻西,短桥流水是前溪。小年住此曾经岁,密竹长林百鸟啼”;“飞瀑泉,乱来深处一溪来,倒泻明珠万万堆。不必夜窗风雨至,墙东隐隐有轻雷”;“瀧中夔,两山蓄水水下舂,水声淙淙如撞钟。鲤鱼若跳三百尺,虽未有神亦化龙”;“山围岭口,万山丛里小平原,山上遥看远近村。试认吾家在何许,荔枝一树正当门”;“磐石山,一峰独秀碧无俦,中有千岩万壑幽。尚有人家水西住,浅霞斜日下羊牛”;“山围村,万绿千苍拥一村,山环水绕绝尘喧。桃源本是人间世,难得高人对榻论”;“沙梨园,此是吾家数亩园,沙梨已老已无存。年来手种新桃李,绕屋扶疏子渐繁”;“奉酬黄宾老,先生万里肯光临,村酒商量且再斟。明月更同江海去,闲云出处本无心”。

诗文中,冯振先生不仅对宾虹先生的诗句进行了注释,如“金水桥外祖父家所在”“小年住此曾经岁”“沙梨园,此是吾家数亩园”等等,言语间洋溢着对家乡旧景的无限怀念和喜爱之情,同时,在词句间,冯振先生还非常明显地表达了对于宾虹先生的仰慕、崇敬之情,其言“难得高人对榻论”“先生万里肯光临”等等,即是此意。

此段诗文,收录在了冯振先生所作的诗文集《自然室诗稿》当中。曾有学者在文章中指出,冯振所作之《题黄宾老山围小景八首》题写于《山围小景图》之上,此说并不确切,从广西自治区博物馆所藏的这套书画原件来看,其上并无冯振题诗。

新闻推荐

安徽黄山:PPP项目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

新华社合肥1月15日电(记者汪奥娜)“原来垃圾往河里倒、往偏僻小路上倒,现在每家每户都配好垃圾桶,垃圾丢在门口的桶里,会...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