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让老牌茶企吃苦头

安徽法制报 2018-11-15 10:36 大字

本报讯 “大家一定要以我为戒,千万不能像我这样为了挣个小面子,最后丢了大面子,还给企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股东们的唾沫都快淹死我了!”近日,歙县某茶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某在黄山市税务部门召开的D级纳税人座谈会上后悔不迭地说。

汪某的茶业公司是拥有茶叶山场3000多亩、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种高中低档产品不但深受国内客商们的喜爱还远销欧洲。可是,近日一张发票却给其带来了不尽的烦恼。

去年上半年,浙江嵊州某企业通过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案发,牵涉到汪某的公司。原来,两年前汪某的一个生意伙伴介绍的客户到其公司来买茶梗和茶沫,说是用于生产保健枕头出口。拗不过软磨硬泡,汪某吩咐财务按照客户要求多开了1000公斤,多收的货款财务上通过财务经理自己的个人银行卡还给了客户。后来,公司被税务机关查实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好在虚开金额尚未达到刑事追责标准,最后被税务机关处以5万元罚款。

但是罚款并不是汪某受到惩处的唯一结果。今年以来,汪某就发现申报的出口退税迟迟未到账。经过查询才知道,因公司被查实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税务机关将此案录入了案件公布信息系统,并推送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从A级被降为D级,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也从一级直接降为四级。按照工作规程,公司申报出口退税后税务部门要先开展核查,排除疑点后,在20个工作日内才能完成审批。

因为纳税信用等级和出口退税管理等级不符合“纳税信用贷”和“出口退税抵押贷款”的有关条件,汪某的公司被银行直接中止了这两种贷款产品的审查,公司的授信也受到了影响;因为公司被上了“黑名单”,海关不予适用海关认证企业管理;汪某公司的茶叶新品种开发成功后,原先说好的农技开发项目资金奖补却没了着落;科技局每年的新技术、新工艺奖励也没有了。 (方康记者唐欢)

点评:

合法守信才是正道。汪某碍于情面虚开了发票,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利益,摸爬滚打几十年创下的企业品牌、个人声誉遭受极大损害,可以说是为了小面子丢了大面子。

新闻推荐

山间又闻山芋香

11月13日,长陔村村民毕四女正在制作当地传统美食——山芋干。立冬过后,歙县长陔乡长陔、南源村一带的农家又开始忙...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