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南的桥

黄山日报 2018-11-02 00:00 大字

□吴军航

西溪南村地处徽州盆地西部,发源于黄山南麓的丰乐河从村北流过。明代中期,村民开挖了几条人工水渠穿村而过,当地人称这种人工水渠为堨,在西溪南,堨有四条,即雷堨、垅堨、条堨、吕堨。这四条堨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大致呈平行分布,它们兼有供村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的功能,同时也美化了村居环境。这些水堨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今清澈的溪水依旧沿村中街道潺潺流淌,不由使人想起苏轼笔下“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宋词意境,给这个徽州古村落平添了几许江南水乡的风韵。依水而居、水网密布的地理环境给西溪南增添了秀色和灵气,而形态各异的大小桥梁横跨河渠之上,深巷石板老屋,小桥流水人家,则更给这个古村落增加了古朴的诗意和人文古韵,使后人对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油然而生敬意。

一个外地游客初到西溪南的第一印象,恐怕是惊讶村中古桥数量之多。如雷堨水渠上的单孔石桥就有11座,每座桥梁都承载刻录着当地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实在是一块块活的乡土文化化石。

追溯西溪南村的造桥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木而石的漫长过程。即最初建造的是木桥,然后才逐渐被石桥取代,这也是我国古代桥梁演进的历史缩影。

先说西溪南村北丰乐河上的大桥。在明代以前,大河有渡无桥。

行人过河只能依靠木船摆渡。但摆渡毕竟效率低下且易受河流水势影响,不时还有倾覆沉船事故发生,安全系数不高。所以当历史进入明代,村人开始考慮在丰乐河上修建坚固永久的石桥。首先由村族中德高望重者倡议,全村人纷纷响应,踊跃捐资出力,不久西溪南村民在丰乐河上修建了两座大桥。一座是木质的虹彩桥,另一座是石质的通济桥。从此丰乐河不再是村人出行的障碍,南北成通途。

虹彩桥坐落在溪边街土地庙的北面,木质建造。桥面宽敞,桥身跨度大,造型敦朴而优美,如一道彩虹横卧丰乐河上,故取名虹彩桥。明代溪边沿河是西溪南的水路码头,木桥的修建为村人出行提供了便利。虹彩桥北通松明山、莘墟、潜口、黄山,至今一些村民还把虹彩桥原址称为木桥头。关于虹彩桥的历史,《丰南志》记载如下:“桥跨丰水,长凡数十丈。吾族置有大宗田产以作兴修之费,不募外族一钱,自明至今不易其规。”由此可知,自明代起,西溪南村完全依靠吴氏宗族的经济实力独自筹集了建桥经费,吴氏宗族为此特置大过田产作为经费保障。这条族规从明代一致延续至民国时期。

今天,人们来到溪边,见到的是新建的水泥桥,河上的简易木板桥是后来为旅游而建的,已不是当年的老木桥。渡船、码头、石台阶已不复存在。

笔者依稀记得五十年前的木桥印象。那时的木桥的构造是由一段段木板拼接而成。木板间有横档和木柱支撑。木桥板的下方有铁链相连。据当地老人说,采用铁链连接木桥板是防止桥体倒塌时的应急措施。雨季洪水泛滥,即使急流将桥体冲垮,建桥的材料因有铁链相连就不会冲散,仍然保留在河堤边上,洪水退后还可用来重建,节约了建桥成本。从形式美的角度看,桥面下的铁索与桥体的弧度构成了一个个的圆弧,形成一道道的波浪图案,极富图画美感。木桥毁于1969年的“7.5”洪水,如今人们只能从地方文献及村中老人的口述中去体会它当年的风采了。

虹彩桥一带风光优美,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一年中丰乐河大部分时间水静沙明,清澈见底。水中鱼虾嬉戏,潜鳞成群。若是春夏之交遇上大雨,水流瞬间就变得浑浊,波涛汹涌,水流湍急,水汽蒸腾,两岸树林之间景物若隐若现,不辨涯涘。明代吴中才子祝允明在《丰溪八景》组诗中,有一首描写丰乐河春潮的写景诗,名为《山源春涨》,描述了这一壮观景象。

站在虹彩桥上翘首西望,横亘西边的大山名为金竺山,属于黄山余脉,也是佛教名山,宋代山上建有保安寺,今天只有遗址尚可辨识。至今当地还流传有许多故事。宋代状元舒雅曾在金竺山上读书,相传有舒雅读书墩。明代画家丁云鹏在金竺山的寺壁上画有壁画,清初,明遗民姜莱亦在金竺山中隐居。古代,每逢久旱不雨,西溪南及附近的村民都要到金竺山上求雨。

“木桥头”一带树林茂密,树种以杨树、栗树、刺槐树为主,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杂树,树龄长的达百余年,少的也有几十年。老树铁杆横斜,柯枝交错,盘根错节,藤蔓丛生。新树枝繁叶茂,欣欣向荣。林中小路曲径通幽。树林中空气清新,是天然氧吧。现在西溪南村开发乡村旅游,称它为湿地公园,正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知。

清初,新安画派领袖渐江和尚曾以僧人身份多次挂单西溪南村仁义禅院。他与西溪南结缘是因为吴氏友人曾收藏有元代倪瓒的画作。渐江私淑倪瓒,苦于无缘获睹真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倪瓒绘画真迹,便来到西溪南连住数月,专心研习倪瓒画风。渐江居留西溪南时,常拄着拐杖来到“木桥头”,徜徉于水色山光之中,与山水对话。渐江晚年还以此地为绘画背景,创作了“晓江风便图”“平桥山色”“江山无尽图”等画作。

1938年春天,新四军第三支队进驻西溪南村。新四军将士就在“木桥头”的河滩上早晚练兵,还在“木桥头”平地上搭台召开抗日动员大会,并与当地群众联欢表演文艺节目。叶挺军长在台上即兴演讲,号召村民团结抗日。

通济桥是西溪南村年代最古的大桥。它位于虹彩桥下游。据《丰南志》记载:此桥“在溪南渡下,嘉靖十年里人吴自安募众伐石创造。桥凡十一洞。户部右侍郎东峰汪公记。在丰水上。祜按:桥在泰伯祠后,下有放生池。里人进士吴继隆有记,康熙三十七年里人吴梦龙等立有禁碑。”该桥建造于明代,桥体有11孔,桥身高大,气势雄伟。该桥是通往岩寺、歙县、潜口、黄山的交通要道,是西溪南村的下水口。明代的通济桥是廊桥,桥廊毁于清末的太平天国战乱。在通济桥的北面,还有一座3孔小桥与之遥遥相应,那是吕公堨上的桥梁。小桥北面有江祈寺,是西溪南村的古剎,今已不存。

通济桥南岸桥头有亭一座,亭中原先立有石碑,其中一块石碑名曰《本村北十一洞大石碑》。原碑已佚,幸碑文载于《丰南志》中。

首句为:“为肯恩給示勒碑永禁以保桥梁事。”通过碑文,我们了解到此地原来建有石桥,因为年深日久,洪水泛滥,大桥石基风化严重,桥体面临着被大水冲跨的危险。村中一些好义之人捐助资金,将大桥修理一新。可是,有少数村民又将大桥作为打晒场。稻麦粒掉在石头缝隙里发芽生根,根系膨胀,桥体漏水。“何顾一人之便而阻四方之往来?何利一人之私而坏百年之功德?为此,连名具呈恳祈大公祖台前,恩給明示,勒碑永禁。”此石碑民国时期还立在桥头。数年前,笔者发现此碑,不过只有半段,现藏西溪南一村民家中。

通济桥气势恢弘大度,是观赏西溪南村水上风光的最佳点。登临此桥,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在晴天还隐约可看见黄山的“剪刀峰”“云门峰”。通济桥的南面是吴氏大宗祠,今已成为学校。大宗祠与通济桥之间的道路。旧称甬道。吴氏大宗祠规模庞大,大门口矗立着石质牌坊,今已不存。

雷堨水渠是徽州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古人要将河水引进村庄灌溉农田,就必须要在进水口处设立拦水大坝。据文献记载,古人在修建雷堨的拦水大坝时,起初用“碳篮坝”形式。所谓“碳篮坝”是用竹篓装上石子砌成大坝,然后再用成排木桩打下去加以固定。这一古老的筑坝方法使用了很长时间,其缺点是牢固性较差,后来村民们就改用大石块砌坝。雷堨大坝工程较大,人们戏称本村的“都江堰”。的确这条河坝在本村上游铸就了一道美丽的水上风景线。在雷堨的进水口处引水入村,于是,一座座单孔桥就在水渠上应运而生了。今天,游人来西溪南村游玩,能在溪边街感受到雷堨桥梁美景,一定不虚此行。

雷堨水渠上多单孔桥梁。渠道婉转曲折,小桥分段而立。一道道半圆型的桥梁构筑了西溪南村溪边街的“小桥流水人家”美景。“雷堨”水渠的特点是水渠宽而深。大约五十年前,笔者还亲见水渠上放排运送货物的情景。“雷堨”沿岸景点有土地庙、雷泽桥、应龙坊、思睦祠(又叫祠堂前)、都天庙、汪家井巷口,直至芝黄、临河村。

《丰南志》对雷堨有如下记载:“宋末程迁率子八人开筑。咸丰末淤废。同治三年程永和倡修,至五年竣工。由溪南上村木桥头引丰溪水入口,经双石桥穿村心而下。循下村口、三坪桥、坑桥至上富桥、芝黄……”

永顺桥是雷堨水渠上的第一座桥。地址在关帝庙后,土地巷口。此地是雷堨分水入口处,俗名下圳桥,现称小木桥。

永济桥。《丰南志》云:在雷堨渠口。特点是有二桥相连。

永怡桥。在环青亭巷口,径尺四方青石条为之。现在断了一条。此桥是平桥。石条侧面刻有文字。“永怡桥,康熙癸巳年,吴禹闻建造。”永怡桥三字为楷书。清代在桥南建有环青亭,今已毁。

褔泽桥。此桥在永怡桥下方,距离永怡桥数米。此桥《丰南志》中无记载。现在考察,可能是私人住宅之桥。

雷泽桥。在溪边街水巷之南。雷泽桥三字为篆书。小字已漫漶不清,难以辨认。此处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

存初桥。在居士坦。《丰南志》云:“因存初居士住宅与此桥相近,祜故拟此名。”存初居士即元代的吴倧,他字存初,是当地名士。

广济桥。此桥与存初桥并排。此桥洞的上面刻有“广济桥”三个大字,属于繁体楷书。桥的另一面刻着小字:“中鹄乡礼教里仁德社溪南信士吴自容、妻汪氏捐赀驾石,以便往来。愿祈子嗣蕃昌福履悠久。明弘治八年岁次乙卯八月中秋节前三日建立。”弘治八年为公元1495年。捐钱建桥的吴自容及其妻子汪氏均是佛教信徒。

在《丰南志》中,吴吉祜又将此桥称为应龙桥。此桥“在存初桥下首,相隔数弓。祜因桥近应龙坊拟名”。

黄屯桥。此桥在吴吉祜住宅后门。西北通往黄山,南方通往屯溪。桥身是四块平石条砌成。桥身无文字记载。

荫流桥。此桥在思睦祠西,西行至祝家井巷口。荫流桥三个大字为楷书。在荫流桥的另一面也刻了三个大字,内容是重济桥。在一座桥上题有两个桥名,这在西溪南村乃至周边村镇中是不多见的。或许其中寓含有生动曲折的故事,今已无从索解。

长流桥。在思睦祠南,南行至当铺巷口。此桥名由吴吉祜所拟。

衍庆桥。《丰南志》云在皂荚潭西,雷堨水分流出溪处。祜疑俗称凸肚桥即此也。此桥左有桂花树,右有都天庙。

汪家井桥。此桥在汪家井巷口,南行至中街。原无名称,由祜因巷拟名。现在因河渠改道原因,原渠已填平成了菜地,此桥不复存在。

丙村桥。《丰南志》云:在丙社之南。此桥不复存在,原因同上。

栗树巷桥。在永锡祠后。旧志无此桥。

蠡羽桥。《丰南志》云:在里东三坪垅堨、雷堨二水交分处,九步共三桥,又名九步三桥。里人吴□因艰嗣,重甃以石,因名“蠡羽”。

以上有15座桥均架设在西溪南雷堨的水渠上。桥体皆石质。雷堨以水渠最阔,桥亦最多,水质最清而负盛名。西溪南村沿溪景色最佳。大有水乡风味。

此外,在雷堨进水口处有支流流经水碓。此渠是清代所开。据村民说,原来水碓用水是在“栗树槽”处直接开渠到大河引水。由于落差小,水碓动力不足。所以村人就在落差大的雷堨进口处开支流引水到水碓。增加了这条水渠,村中又增加了数条桥梁。水巷北面的水碓涧上有桥,名曰水巷桥。此桥是通往潜口要道。俗称打鱼桥。此桥与雷泽桥平行相对。

在水巷桥的下游有桥,名曰水碓桥。北至丰乐河,南经静慧庵至丙社坦。

以上林林总总,已经勾勒出西溪南村雷堨小溪上单孔桥的影子。这些单孔桥梁边大多数都设有水埠头。此景也是不可或缺的水渠美景因素。一般来说,观赏雷堨桥梁风光要数“雷泽桥”旁的观赏点最佳。人们站在雷泽桥桥上可以从多个方向欣赏溪边景色。半圆型的单孔桥一座连着一座,桥下的水埠头平整宽敞,村民的浆洗声、棒槌的捣衣声及谈笑声构成明朗的乡村生活乐章。水埠头上的石级错落有致,半月型的桥影倒映水中,组成了虚实相交的图案。加上亭台俏丽,韵味十足。

在“雷泽桥”边有一栋名叫“红门”的古宅,它是清末花鸟画家吴锳的故居。吴锳晚年就在这里度过。他属于西溪南吴氏中属于二门祠的子孙(二门祠在解放后是人民公社旧址)。晚年吴锳回到故乡,常与朋友在“雷泽桥”边相聚,谈天说地。“红门”对面有“座花阁”花园,已被村人卖给项氏。今天我们行走在雷泽桥边,看到吴锳故居已破烂不堪,大门孤零零地对着溪水,大有门庭冷落、物是人非之感。

近日,笔者在“雷泽桥”和“存初桥”之间的水渠对面,意外发现了一块青石刻成的墙体界碑。此碑保留完好,上刻“吴棣华堂墙”五个大字。石碑约10公分厚,60公分高,26公分宽。表明这里曾是吴棣华的住宅。主人为了避免与他人发生墙体纠纷,特立此石碑为证。吴棣华其人其事有待考证。

距离“广济桥”和“存初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牌坊名叫应龙坊。穿过应龙坊可通往“十字街”。古代“十字街”距离水路码头最近,是西溪南村最繁华的街道。应龙坊附近居住着“思睦祠”支派的吴姓族裔。笔者访问了居住这里的老人。老人说吴姓古老门楼的墙是青砖砌成的。青砖与青砖之间的缝隙很密,做工精细。当年工匠师傅们将青砖一块块打磨成光滑平正的砖头,然后再用桐油、糯米饭拌和石灰作为粘合剂砌墙,这种工艺堪比现代的水泥材料。吴氏大门有门罩、门楣。凹凸起伏的线条落落大方。大门进去设有门套,俗称格子门。再往前走就进入内厅了。据老人说,徽州建筑设立格子门是元代的产物。当地村民为了避免北方强敌来骚扰,门套内就设计了格子门。平时白天老百姓都开大门,格子门是要关上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其实格子门更多是出于建筑美学上的考虑。

总之,西溪南村的桥多,大桥、小桥、木桥、石桥,琳琅满目,

应有尽有,桥背后的故事也很多。随着乡村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道路交通的便捷,来西溪南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徽学研究者也逐渐把目光投向这个古村落。西溪南村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桥梁文化将是游客及学者关注的热点。它构成了西溪南村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闻推荐

高歌欢庆改革开放40年

11月1日,第十三届歙县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在徽州古城府前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