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还可以这样推广黄山“松子”别样解说引关注

黄山晨刊 2018-10-31 06:26 大字

□ 记者 汪嫒

“松子”,原名张喆,歙县人,95后姑娘,创办了松子电影工作室。由她主创的《松子叨哔叨》栏目以风趣幽默的解说形式对外宣传徽州人文风情,赢得了众多关注(本刊此前曾有报道)。近期由其推出的徽菜解说系列,面向全国观众,推广了徽州美食文化。

试水徽菜别样解说

“徽菜≠安徽菜,徽菜=徽州菜。”3分59秒的视频里,徽菜系列第一篇《臭鳜鱼》开篇点题,之后又以风趣、高频的剪辑,将臭鳜鱼的内容典故娓娓道来。

“目前微信公众号上视频的点击量有3万多,微博上视频播放量20万左右,有很多观众在后台留言,给我认可和鼓励。感动之余,我感觉大家对徽菜的关注度还是蛮高的,这让我更有动力继续下去,希望大家通过我的节目感受到不一样的徽菜或者说徽文化的魅力。”日前,记者见到“松子”张喆时,徽菜系列第二期正准备推出,她给记者统计了第一期的相关数据。

有观众留言互动:在北京经常看见徽菜馆,往往徽菜馆的命名就是“徽州臭鳜鱼”。也有人说:吃了这么多年的臭鳜鱼,听了这期节目,才真正能把臭鳜鱼的前世弄懂,并且印象深刻。

制作追求精准生动

距离创办《松子叨哔叨》栏目至今将近一年,从最开始的《许国石坊》到最新的《徽州臭鳜鱼》,“松子”已经推送了十余期有关歙县方言、徽州婚俗、拜年、天井等话题的视频。“说到徽州,肯定会说到徽菜,评论区里观众都催我好多次了,让我说吃的。但是这个话题我不敢轻易碰,因为觉得徽菜在徽文化中太重要。外地人来黄山除了看风景,就是吃徽菜。所以我们是慎重再慎重,希望呈现准确、精彩的节目给大家。”张喆说。

节目虽然是以搞笑形式出现,但张喆坦言每次在文案上下了不少功夫。“节目确实会引起外地观众对黄山市文化或者徽文化的关注。因为自己资历尚浅,所以在做节目时,我们会拜访徽学大师,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史料。徽菜第一期做了臭鳜鱼,接下来有毛豆腐、石头粿的想法。做这几期的时候,我们也去拜访了对徽菜有研究的学者和厨师。”张喆说,首先要尽量保证节目内容的准确,此外要让枯燥的解说变得生动有趣、令人难忘。

留言互动暖意融融

公众号后台显示,安徽省外的观众占40%,以杭州、上海、合肥、北京的观众最多。“观众在评论区非常活跃,还有一些人能讲到我没有关注到的点,有时候他们也会帮助我打开思路。因为节目时长限制,有些我没有说到的点,他们会在评论里帮我补充。他们都特别宽容,语气很温柔,就像一个朋友告诉你哪个地方这样说更好,更合适。”对此,张喆满怀感恩。“还有一些观众,感觉是文质彬彬、充满书卷气的形象。他们会在我的评论区写诗、故事,很长,很美。虽然我还不知道怎么回复他们,但每次我会很感动,很用心看完,我想这也是一种尊重。”

创业路上每天的工作不少,每月一期的节目耗了她不少心血,但她仍以微薄之力,用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美好家乡。“最终是希望引起更多人对徽文化的关注。对徽文化从关注到喜爱可能会是因为一句话、一期节目、一个契机或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我喜欢上徽文化,我会觉得非常荣幸,另外也有些小压力,希望不辜负关注我的人吧。”张喆说。

新闻推荐

·民生民声·易地搬迁真扶贫

■本报通讯员江伟民汪政宣近日,笔者来到歙县霞坑镇霞坑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走进一家家易地扶贫搬迁户,了解这些贫困...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