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肚宝:因读音混淆和理解偏差而出现的错字

黄山日报 2018-07-20 08:08 大字

□ 张跃进

歙县民间故事里有一个因善于恶搞而家喻户晓的人物,现在人们都把他的绰号写成“烂肚宝”。其实,“烂肚宝”中的“烂肚”二字,是因方言读音混淆和理解偏差而出现的错字。

歙县方言形象生动,用字简练,对于害人、恶搞有一个专用的词语,叫做“束掐拦堵”。这个词语与“围追堵截”一样为并列结构,一字一义,一字一形象。

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字在形容害人、恶搞时,分别表现了哪四种形态和手段。“束”:捆,缚,约束、限制。如“束手”,就是捆住双手;“束阨”,是指群山相聚而形成的要隘。“掐”:抓,用指甲刺入;用“掐”组词“掐把”,还有折磨的意思。“拦”:阻挡、遮阻。如“拦截”。如“拦头一棍”。“堵”:阻塞。如“堵墙”(墙壁),比喻人多密集。可见,“束掐拦堵”手法众多,但在程度上低于“打”、“杀”。虽然“束掐拦堵”同属害人、恶搞,但具体手段和程度还是有所区别的。于是,人们在应用过程中又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束掐”,程度严重些,有暴力倾向;一类是“拦堵”,程度和缓些,需要动点脑子,用点智慧。“束掐”倾向于害人,“拦堵”倾向于恶搞,所以人们又分别在两词的后面加一字,给予区别定性:“束掐鬼”及“拦堵宝”。

“鬼”字不必多说,摊上了这个字,“束掐”二字自然没什么好。这里要说说“宝”字。“宝”一般解释一为珍贵之物、神奇之物,如“法宝”,还有管孩子叫“宝宝”;二为客套语,如“宝眷”“宝号”。但在歙县方言中,“宝”还含有一点亲近和无奈的意思,是一种不带恶意的戏谑。如,“这只宝”“这只宝货”。而歙县民间故事中的那位以恶搞出名的人物,有点小聪明,其恶搞不伤筋骨,让人有些无奈又可笑,送他一个“宝”字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奈又喜欢的戏谑,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这个故事里的主人翁的绰号应是“拦堵宝”,而不是“烂肚宝”。

“拦堵宝”之所以被误写成“烂肚宝”,是因为在歙县方言中“烂”与“拦”读音相近,“堵”与“肚”读音相同。估计是有人在没弄清出处时,从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一肚子坏水的意思上来理解“拦堵宝”这个人物,而用“烂肚”这两个字来替代,由此以讹传讹。但是,“拦堵宝”变成“烂肚宝”后,就对故事中的主人翁给予了全盘否定,不符合“拦堵宝”这个绰号的本意。

新闻推荐

我为家乡代言歙县首届乡村旅游讲解员技能大赛开赛

□佚名晨刊讯近日,歙县旅游、人社等部门联合举办首届乡村旅游讲解员技能大赛复赛暨“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来自该县...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