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码头的美味
□ 贺建军
2007年起,连续好几年的春天,我总要随着户外背包客们去皖南玩,其中黄山脚下的歙县深渡镇,是必去之地。咱这上班的人,唯有周末两天有空,周五晚上若能利用上,便再好不过啦。那年月,从合肥到歙县要坐一夜的绿皮火车,偶尔买不到直达票,就要深夜里在宣城中转。
那年春天去深渡,清晨五点多钟就到了歙县。走出小小的歙县火车站,顺着大路直行,临近练江大桥,便到了歙县汽车站。早上去深渡镇的第一趟班车还要等会儿才发车,就在附近溜达等待。车站旁,有两长遛二层小楼,一楼门面大都是做餐饮或土特产。此时,只有三两家早起的面馆升起了袅袅炊烟,手脚勤快的老板们无声地忙碌着。
我们随意选一家,卸下登山包安然落座,选好合自己口味的面,再点上一支烟静静地等。要不了多久,热气腾腾的面条就上桌啦。我要的是干丝面,油亮亮的肉丝、脆嘣嘣的笋丝和黄灿灿的酱油干丝,加上软硬适中的面条,成就了这份美味。待这碗面条连汤带面吃下肚去,早春里的寒意和一夜未眠的倦意渐渐烟消云散,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也有的时候,一早从歙县县城乘车,先到石潭观赏完油菜花海的美景,经昌溪古村徒步数小时至深渡。一路上呼吸着大山里清新微甜沁人心脾的空气,清冽澄净的昌源河碧水如玉缓缓流淌,如此佳境城里人怎能经常享受?在深渡镇住上一晚,第二天一早再去深渡码头乘船。深渡镇并不是目的地,而是新安江山水画廊的起始。自深渡乘上游船,沿着风光迤逦的新安江可直达著名的千岛湖。
有一回,几位驴友约好同往歙县新安江畔品尝新茶,从合肥自驾而行。本着“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的户外准则,驴友走运放着大别克不开,借了辆排量一点零的铃木车,载着我们一路欢声笑语来到深渡,又是一种体验。
无论以怎样的行走方式,只要到了深渡,一准儿要在大清早赶去深渡老码头吃油煎毛豆腐。
看过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都知道,毛豆腐是徽州地区的经典特色名菜。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一次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饥饿难熬,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只得将其放在炭火上烤熟吃。不料这些豆腐味道鲜美,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转败为胜后,朱元璋下令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开来。
徽州毛豆腐选用颗粒饱满的优质黄豆制成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的豆腐,然后置于阴凉干燥处发酵,待长满白色菌丝的“毛豆腐”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后,再将毛豆腐放入平底锅煎至两面发黄,加入调味品烧烩,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便可取食。因为“腐”与“福”同音,徽州人与外地客商每年立夏都要吃毛豆腐,寓意吃上福气、交上好运。好多大饭店里也有此美味,若论原香本色,那一定还得去深渡老码头。
在深渡老码头,有一个卖毛豆腐的小摊子,摊主是位岁数很大的老人家,不起眼的炉子上支一口平底锅,七八个人围在锅边,就着锅吃着毛豆腐,外围则站着更多的等待吃毛豆腐的人。这便是传说中深渡码头的极香美味啦!老人家不急不慢地将长满白色绒毛的毛豆腐放入锅中,浇上香油,慢慢煎烤,待两面焦黄时撒上细碎青嫩的葱花淋上些许红艳艳的辣椒酱。香气四溢的毛豆腐,引来众多游客品尝。我和同伴趁热吃着外焦里嫩的毛豆腐,欣赏着新安江山水画廊美景,好不惬意。
后因事务繁多,渐渐脱离了背包客队伍,唯有深渡老码头油煎毛豆腐的别样味道,时不时挑逗一下我的味蕾。去年夏天,得个机会去歙县出差,坐高铁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几乎一盏茶的工夫就到了,真快啊。一路上,脑中不时回放着新安江两岸的美景及油亮喷香的毛豆腐,心里盘算着,倘若时间允许,一定重访深渡,再在老码头叫上油煎毛豆腐。其时洪水刚退,练江水位猛涨,翻波涌浪。没想到在县城忙完公务,却没时间再去深渡品尝毛豆腐。留下遗憾。
新闻推荐
□邓国强晨刊讯市人民医院自3月12日建立胸痛中心以来多措并举,让六成常见心脏病患者留在当地。7月2日12时20...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