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村程氏宗祠
□ 潘南峰
宰相故里歙县雄村有座雄伟庄严的程氏宗祠,是岑山渡村程姓氏族人的宗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它毗邻当年的佛教净土“小南海”,当时是程姓徽商建造的祠堂,成为本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
程氏宗祠属于典型的徽州宗祠,是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的三进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傍水,不仅沟通了村内外的交通,而且沉淀了徽州家族文化的基因。它的正前方地势平坦,名叫“祠堂坦”,大约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南边有一条小溪缓缓流过,美丽的紫荆花树错落有致地扮靓沿岸。岑山渡程氏第十三世孙清代诗人程梦星曾回乡拜谒过程氏宗祠。
进入程氏宗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行道,两旁是花坛,据说原先花坛中间有座八角亭楼,里面时不时有钟声入耳。到了中进,一对用青石雕成的大石狮,一雌一雄,左顾右盼,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显赫与辉煌。两旁分别有两个小祠,供奉着女性及他姓祖宗牌位。在中进、大厅和后进之间,还有四个面积不等的天井,合理调节着祠堂内的温度,也尽可能便于采光和通风,体现了四水合一财聚入内的徽州古代建筑的人文理念。
后进是二层结构,原先祠堂大厅上方有块匾额“显承堂”,3个贴金大字印证着这座宗祠曾经的繁荣。一楼大厅内支撑起承重梁的是16根大石柱,每根约2吨重。二楼陈列有“四世一品”“四世进士”“兄弟进士”“同胞进士”等匾额10余块,还有历代程氏先人的牌位。据说有块金匾“父子好义”,相传是康熙御赐的,奖励程氏族人程量人父子持大义、送军饷的感人事迹。
程氏祠堂和众多的祠堂一样,除了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外,平时还可以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也可以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或者作为村民聚会场所。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程氏祠堂遭到了严重破坏,陈放在后进二楼的许多匾额被偷,被抢,被毁坏,许多祖宗牌也被烧,被仍,被抛弃。后进改建成了村委会办公场所,部分小祠改建成了岑山渡小学,随着历史岁月的变迁,而今小学不复存在,村委会变成党员活动室,程氏祠堂至今保留着中进和大厅,成了一座孤零零的祠堂了。
“新安江上水,可以濯我缨”,如玉带般的新安江奔流不息向远方,而岿然屹立的程氏宗祠则书写在徽商兴衰的史册之中,它实际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浓缩了悲欢离合的往事,记载着岑山渡村一代代传承发展的历史。日益式微的程氏宗祠,在城市文明繁荣的背后相形见绌,但必将在蓬勃兴起的乡村文化旅游中负重前行。不止程氏祠堂,新安江上的“小南海”——康熙御笔的“星岩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也能迎来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新闻推荐
□叶镇晨刊讯近年来,歙县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针对山区贫困劳动者的实际能力和就业需求,采取以政策推动、培训带动...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