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群众身边的保健医生!
2017年6月,歙县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霞坑镇卫生院为签约服务示范点创建单位。为推动签约服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卫生院联合当地各村卫生室,组建7支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团队。其中,洪琴村卫生室和里方村卫生室获评2016年度省级“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河政村卫生室获评2016年度县级“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鸿飞村卫生室获评2017年度省级“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这些村卫生室的村医,在农村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担负起百姓健康“守门人”的重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记者许晟文/摄
A
村民“上访”只为留住他
3月18日上午10时,记者走进霞坑镇里方村卫生室,有老人陆续赶来体检。医务人员见了,笑脸相迎,热情地搀扶着。村医胡吉说,“体检从昨天开始,通知了120多人,昨天来了90多人,上门7人。没来体检的,大多数是外出打工的、外出看病的、常年住在外面的。”他是全村1300多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也是近200名村民签约的家庭医生。
一天前,按照霞坑镇卫生院统一安排,里方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工作,组织村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签约对象到村卫生室参加健康体检,对于残疾、失能等签约对象,要求家庭医生上门体检。
“今年到现在为止,有偿服务包已经签了156个。”胡吉告诉记者,“主要是65岁以上老人和贫困人口,还有部分高血压、糖尿病和重度精神病患者。这个数字,超过了县里下达的2018年家庭医生的签约率要求。”胡吉说,刚开始做这项工作时,不仅在门诊上加强宣教,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到老百姓在河边乘凉、集中吃饭的地方拉横幅。有些老人舍不得掏钱,不愿签约有偿服务包,他就抓住外出的年轻人过节过年回来时,上门做工作,让他们动员家中的父母签约。“今年签约履约重质量,不重数量,看重有效履约。”霞坑镇卫生院副院长汪海波说,2017年是当地开展家庭医生履约服务的头一年,为了扩大政策的知晓率和影响力,所有村民都免费签约。可是,有些村民签约了,叫他们来体检,叫了多少次都不来,导致不能履约,最后任务完不成。
75岁的胡夏香,是胡吉的签约服务对象之一。她告诉记者,“胡医生经常上门来,问我病有没有变化。”胡夏香的女儿是残疾贫困人口,看到体检基本结束,她扛起长条凳就往祠堂里搬。胡夏香见了,也扛起长条凳跟在女儿的身后。还有几名村民抬起八仙桌,也要往外走。胡吉告诉记者,村民对他的工作很支持。“每次体检,村民都来当志愿者,提前发通知,打扫卫生,维持秩序。凳子、桌子,都是他们从祠堂搬来,又搬回祠堂。”
为增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吸引力,作为中医师的胡吉,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优势,结合向村民讲解体检报告,传维持现场秩序,授中医分型调理、治未病等知识,并对农村常见病采取中药治疗,为村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有些病人,我会给他们用麦冬、菊花和熟地。麦冬这里山上就有,菊花也有很多,老百姓熟悉,他们就容易接受。”
“该来的基本上都来了,剩下的就要上门了。”这支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团队携带便携式心电图机和B超机,乘车来到10多分钟车程之外的胡连夏家。这名84岁的老人如今独自一人生活。老人的睡房里,床铺上、墙角边、衣柜里堆满了各种杂物,卫生院的B超医生和胡吉帮助老人慢慢躺下,开始做腹部B超。“外面桌上的馒头不要吃了,已经发霉了。”见老人没听清,胡吉贴着她的耳边,大声重复。
汪海波告诉记者,胡吉其实是霞坑镇卫生院的职工,但他坚持留在村里给老百姓看病,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特别受村民欢迎。卫生院曾有意将胡吉调回卫生院上班,被里方村的村民知道了,他们不答应,不让胡吉走,一起到镇里找政府,要求将胡吉留在里方村。
B
家有“男姆”的家庭医生
郑云是河政村卫生室的村医,也是霞坑镇各村卫生室中年龄最小的村医。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为一名老人量血压。
河政村有常住人口2000多人,2017年,该村有296人签约家庭医生有偿服务包。今年截至采访时,已有213人与郑云签约有偿服务包,主要是贫困人口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郑云因此成为他们的签约家庭医生。按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血压要求一年量6次,血糖一年测8次。但实际上,很多签约服务对象至少1个月测量1次,而且随时来随时测量,不另计费。
“我们村还有9个贫困人口,是两家人,一家在杭州打工,一家在南京打工,两家人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有时候过年都不回来。”郑云说,对非常住本村的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通过电话随访履约,履约情况记录在非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上。如果他们过年过节回来,就马上换签贫困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健康体检随时来随时安排,卫生院里的医生随时在岗。
卫生室里,一名中年男子抱着孩子来回走动,不似自己来看病,也不像带孩子来就诊,而是抱着孩子轻轻晃动,想把孩子哄睡着。一问才知道,他是郑云的丈夫,名叫胡鹏程,也是一名执业助理医师。胡鹏程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也在村卫生室坐诊,后来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到外面做点事”,贴补家用。如果两个人都待在村卫生室,家庭条件可能更加困难。
“郑云她产前几乎没休假,产后一个月就开始上班。坐月子的那个月,我们卫生院只能抽调医生、护士来这里巡诊。”汪海波说,“她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头绪多、事情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不熟悉这个村的情况,最后还是要靠她。”
孩子睡前的吵闹声消失了,胡鹏程把孩子安放在里间的婴儿床里。他告诉记者,孩子已5个月大,自己带孩子的时间多一点,如果有事要忙,孩子就由妻子带到卫生室去,睡在婴儿床里。“她在村里当家庭医生,我只好在家里当保姆。”胡鹏程尴尬一笑,有些许无奈,但他选择的是支持。
C
“青光眼”的“退而不休”
“这个村医是我们霞坑镇目前在岗、年龄最大的村医。”走进鸿飞村卫生室,汪海波告诉记者。鸿飞村卫生室,同时挂牌鸿飞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站,负责人是63岁的吴善华。
吴善华1978年跟师学医,1985年取得乡村医生证,2000年前后一度外出打工,2011年回归医疗卫生队伍,2015年退休后获霞坑镇卫生院返聘继续当村医。吴善华是本地人,对当地老百姓熟悉,2015年,鸿飞村原村医去外地发展,该村一时成为村医空白村。之后,已到退休年龄的吴善华被委以重任。2017年,霞坑镇卫生院又给他安排一名“徒弟”,跟学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上午做基本医疗,下午做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鸿飞村常住人口有1200来人,任务很重。”吴善华说,“做医疗,开处方,开发票,写病历,不管干什么,都要用电脑,盯着屏幕看,连量个血压也都是这样的,眼睛有点吃不消。”2017年,他因青光眼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动手术,术后医生叮嘱不宜过度用眼。记者注意到,吴善华的左眼球有点充血。“昨晚加班,填写65岁以上签约老年人健康体检通知,全部要对着电脑写。”吴善华从电脑旁拿起两叠通知单,每张通知单上都用钢笔写着体检人员的姓名等信息。今年截至采访时,该村已有157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退而不休,一晃3年。现在,吴善华有时也想彻底退出。但一想到村民,又不由得动摇起来,“只要老百姓认可,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的需要……”
D
让村里人满意的“外村人”
吕雄夑是霞坑镇洪琴村卫生室的村医,该村户籍人口有2900多人,65岁以上老人大约有340人,洪琴村卫生室是霞坑镇服务人口最多的村卫生室。2017年,该村有380人签约家庭医生有偿服务包,今年截至采访时,全村签约人数已有390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
在这个村的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团队里,3名成员分别来自县医院、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吕雄夑协助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与患者联系沟通,负责患者的日常随访与筛查、个性化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
对洪琴村的村民来说,吕雄燮是个外村人——他是杞梓里镇人。2013年,吕雄燮初到洪琴村卫生室,人生地不熟,一个人都不认识。但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村医进家入户。那段时间,他经常晚上不回家,待在村子里,请计生干部领着自己跑村民家,请退出的老村医把自己带进村民家。遇到下雨天,村民不上山不下地,在家闲着,他就抓住时机摸上门。几年下来,哪个村民住哪儿,家里有哪些人,身体状况怎么样,吕雄燮基本上都了如指掌。
当家庭医生也是如此。吕雄燮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际,深入村组村民家中,大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认真做好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残疾人群、特扶对象等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强化村民健康管理、促进分级诊疗、引导有序就医等方面尽职尽责,提升村民健康保障水平。
采访行将结束,一位老人走进村卫生室,他误以为现场来人检查工作,一个劲地说着吕雄燮的好。老人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动过刀,住过院,出院后一直在吕医师这里看。吃什么药,做什么检查,平时怎么养,都是吕医师说了算。你看,我现在好得很。”
新闻推荐
昨日,安徽商报记者获悉,黄山歙县的文昌古道旁发现了豹皮樟古树群。相关林业专家称,百年以上的豹皮樟古树群在安徽省没有记载,在全国也很罕见。其中一株豹皮樟,树龄在300年以上。这个古树群不仅是宝贵...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