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访兴村程氏宗祠

黄山日报 2018-01-19 14:53 大字

□戴新彪

兴村是黄山脚下的一个行政村,属于黄山区甘棠镇管辖,也是通往黄山酉大门的重要门户。

程氏宗祠坐落在兴村的西边,背靠大山,前方空阔,显得高大雄伟,外面屋檐翅角直剌蓝天,呈凤凰展翘腾飞之势,村人称为“五凤楼”,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据兴村一位老书记说,关于建筑程氏宗祠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大约在宋初,程氏文兴公和朋友带着猎狗从歙县篁墩来到太平打猎。上山后发现了一群野鹿,于是追了一天一夜,结果都没追赶上野鹿。追到白沙岭这个地方巳经天黑了,这时天又下起了大雪,他们就拾来干柴,一边生火取暖,一边将打来的野鸡肉烤好充饥。酒肉下肚后逐渐恢复了体力,第二天清晨再沿野鹿逃跑时留下的痕迹继续追赶。程文兴等走了很长一段路,没看到狗跟上,只得原路返回寻找,当看到狗仍在火堆时处,觉得奇怪,仔细一看,火堆处仍明火闪耀,周围一块一点雪都没有,程文兴看看四周宽阔,后山如龙虎之势,远赡前山如凤凰腾飞,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心想在此定居必然发家。回家之后,程文兴将七个儿子召集到一块,将这次外出打猎所遇到之事全部告知,并让七兄弟中挑选一人到白沙岭下小盆地定居,最后老七愿意前往。不久,老七带着家人前往太平建造茅屋,开荒种地,经过几代的繁衍生育,至清代中叶,程氏发展到近万人。后来战乱,程氏家族遭到无辜滥杀,程氏人口逐渐减少。”

在老书记的引领下参观了祠内整个建筑,祠堂进深58.6米,檐高7.5米,三进二井式,由山门、亭堂、寝窒组成,穿斗式构架。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八字墙体,两层屋檐,屋檐角处高高翘起,呈凤凰振翅腾翔之势。

祠内木雕图纹比比皆是,涉及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等20余组。在斗拱、脊吻、梁枋、柱础,特别是沿天井四周整齐的栏板上,细工雕琢着各种图案,人物造型栩棚如生,花草鸟兽生机勃勃,雕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皖南多数祠堂内前排都有白麻石柱子,程氏宗祠也不例外,由它支撑着中粱。

在宗祠内我们还看到门楼额枋正中两幅雕刻,一幅是《唐肃宗宴官图》,另一幅是《郭子仪庆寿图》。在祠堂的门楼额枋上还刻有“三英战吕布”“长坂坡”“天官赐福”等。在天井四周廊檐上刻有“八仙祝寿”“六合同春”“青牛呈祥”“多子多福”“瓜瓞绵延”等。在厅堂上方刻有“仙官赐福”,左右各有“狮子滚绣球”,照壁上书“紫微高照”四个隶书大字。堂外天井廊檐上是一对“和合二仙”“抬头见福”图案斜撑。程氏宗祠雕刻工艺风格有粗放的,有细条的,整体来说结构严谨,自然朴实,人物形象逼真,线条柔和分明,是一座徽派建筑的样板,也是不可多得的古徽建筑博物馆。

近几年来,兴村投资维修保护程氏宗祠,在上堂恢复了匾额和祖宗牌位,在中堂正中竖立着一块始祖画像,供奉着果类之食品。中上方红底书写着“天下程氏一家亲”几个黄色字。在中堂背后张贴着程氏修谱捐款人员名单,侧面挂有来自全省各地的程氏修谱人员和祭祖人员合影照片。

走出宗祠大门,我将门前左边下方两块黑色大理石碑拍摄下来。一块雕刻着“程氏宗祠”,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4年10月省人民政府公布,黄山区人民政府立。另一块为“兴村程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2013年3月公布,安徽省人民政府立。

望着这座宗祠,令人对先贤产生崇敬之情,也令同行的著名编剧王戈洪赞叹不巳:“这是拍摄《左匡政》最理想的场景呀!”

新闻推荐

再小的声音也有人听得见

·歙县行知小学小记者站李想·“我希望家乡的徽文化能得到传承和发扬,希望学校可以多多组织有关徽文化的活动……”耳畔赫然响起这银铃般清脆的女声。我的心顿时掀起一股巨浪,欢乐、激动、惊喜、感...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