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塔坑村的橘子梦

黄山晨刊 2017-12-11 17:28 大字

□记者吴玉莲汪悦樊成柱程向阳文/摄

歙县新溪口乡素有“橘乡”之称,尤其是塔坑村,更是三口柑橘的核心产区。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的橘子,与美丽的新安江山水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丰收景象。

A

探索发展引进黄岩蜜橘种植

当下塔坑,橘子基本采摘完毕,大家都赶在降温之前,将树上的橘子搬回家中。村中心自发形成的交易中心,橘农排成一溜长队,叫卖自己的橘子。时而,有过往的游客称上几斤;时而,停下一辆车子,将成篓的橘子买走,一派红火的交易场景。

如今的塔坑,除了茶叶,橘子已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说起种橘历史,过程不易。上世纪70年代末期,新安江下游水库建成蓄水后,新溪口乃至塔坑村形成了适宜柑橘生长的小气候,村里少数人开始从柑橘之乡——浙江黄岩引进品种。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只种植了500亩橘树,却因为无人懂橘树的管理和栽培,也因为没有承包到户,村民的积极性不强,种下的橘树几乎没有效益。

塔坑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炎介绍:“直到80年代,歙县农委邀请黄岩的专家驻村指导村民剪枝、嫁接、打药和管理,村民逐渐重视起橘树的管理。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里有一些村民主动跟着专家请教、学习,慢慢变成了‘土专家\’,掌握了修剪、嫁接等橘园管理技术,橘子生产才有了起色。”

“我记得当时是四毛九一斤,一年全村大概只有几万斤,基本上都是县供销社来收购。”余金炎说,当年他还运了一车橘子到阜阳去卖,价格九毛一斤,但是因为交通不是很方便,来回折腾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即便是90年代,由于价格和质量等原因,橘子并未给塔坑带来根本性改变。直到2004年,村里成立了柑橘协会,整个塔坑村10个村民组1078名村民将种橘子、卖橘子上升为“集体意识”,橘子带来的幸福滋味才渐渐地在新溪口弥漫开来。

B

科学施策让塔坑橘子红又甜

柑橘协会的成立,像一根火把,点燃了村民种橘的积极性。村里开始组织村干部和柑橘大户到发展得较好的浙江临海市培训学习。在移委的支持下,开始引进日本的日南一号和早熟贡川,县农委还邀请日本专家到村指导。

通过学习到的管理经验,柑橘协会将全村的柑橘纳入统一管理,由协会进行测土配方,改良土壤,以确保柑橘口感,同时对橘树的配药、施药统一指挥。避免村民盲目施药,对橘树造成破坏,提高橘子的品质。

有些村民为了尽早上市,在橘子还未完全成熟,就采摘进行销售。而未成熟的橘子因为没有足够接触阳光,甜分不足,提早上市会砸了自己的品牌。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合作社果断对柑橘采摘统一规矩,成熟一批采摘一批。2009年,柑橘协会申请的“三口蜜橘”商标获批。三口柑橘的品牌逐渐打响。从2015年开始,柑橘产量大幅度提升,当年达到1000万斤,产值600多万元。橘子价格不断提高,如今三口柑橘的价格在2元/斤左右。全村300多户人家,2016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5000元,平均每户仅橘子一项,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

今年56岁的村民余金根算是种橘的土专家。上世纪80年代橘子树分到户后,他又陆续种了有六七百棵橘树。由于缺乏经验,都是一些晚熟品种,种在高山上,不抗冻,橘树被冻死不少,损失惨重。1995年后,他开始嫁接早熟品种,在1997年以后,产量达到了2万斤。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当年收获了7万多斤。虽然价格一直维持在5毛一斤左右,但是总收入已达到3万多元。他说,今年经历了一些冻害,但产量仍有4万多斤,纯收入有3万多元。

塔坑村还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实施“农事经纪”培训工程,培育农事经纪人150多人,带动群众新上致富项目312个。依托柑橘合作社,科学全面服务橘农的苗圃生产、园地管理、采摘游、营销服务等,促进塔坑橘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C

农旅结合柑橘+旅游路更宽

橘子红了,还带红了塔坑村的旅游。塔坑村地处新安江山水画廊中间地段,四季景色各异,泛舟其中,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随着橘子的走红,这里成为山水画廊骑行、徒步、自驾游的绝佳地。春天,油菜花和橘子花交相辉映,令人大饱眼福;秋天,在这里采橘赏景,享受丰收的喜悦,其乐无穷。

余金炎说,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火了起来,金秋十月,橘子成熟采摘的季节,除了来往的商贩,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如今,村子里已经有了4家挂牌的包括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周末自驾游游客更是达到数千人。

2013年,最早一批经营农家乐的余君莲开始办农家乐,当年接待的游客也只有100多人。第二年,游客接待量就超过了500人。看着这股势头,余君莲趁热打铁,扩大投资,将房子的二楼、三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办起了可以吃可以住的农家乐。今年已经超过3000人了。

余君莲说,接待的游客就像“带鱼”一样,一个带一个,每年来自南京、北京、苏州、上海各地的游客都有。还有一些本地游客是选择在周五来,在村里住两晚,周日下午回城。对他们来说,既可以带孩子家人体验采摘乐趣,又可以欣赏新安江美丽景色。

近年来,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当地政府也开始扩建了一批基础设施。2011年塔坑作为黄山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获得890万元的项目资金,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修建了机耕道、生产便道,还扩建了柑橘交易市场和停车场。2012年由歙县通往新溪口的公路通车,自驾游开始火热起来。

如今漫山遍野的橘树,游客可以沿石阶拾级而上,一边采摘,一边登高望远。而对橘农来说,游客入园采摘交10元的入园费,采摘的柑橘都是以2元/斤购买,橘农不仅免去了自己采摘、搬运、售卖的辛苦,收入还更多。余金炎说他家的橘子今年光是游客采摘就带走了四五千斤。

据新溪口乡政府的统计显示,今年10-11月,平均单日自驾游客都在1000人以上,周末更是爆满。

新溪口乡党委书记张轶介绍,乡里全力支持塔坑村建设“古老农耕文化体验区”“石头覆盖的村庄”“遗失的古村落”等项目,探索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D

消除障碍明天一定会更好

随着三口柑橘品牌的走红,塔坑柑橘正迎来了新的发展新时代。但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新难题,譬如目前柑橘表皮出现的黑色麻点,俗称“黑点病”,虽然不影响甜度,但会影响橘子卖相,销量和价格因此受到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当地政府邀请了县农委专家会诊过,下一步将邀请外地专家进村指导,力争将黑点病“治愈”。

塔坑村还将持续改良柑橘品种,引进椪柑和脐橙,以优化和丰富柑橘品种,提高品质。

另外,塔坑村管理橘园多为留守在家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多村民都是乘小船到对岸采摘,背下山,挑上船,再又下船到渡口进行交易,一担橘子的重量都有100多斤,对年迈的村民来说,是个不轻的体力活。针对困扰村民生产资料运输难题,村里将在已修建的三条地轨基础上,正计划增建地轨,缓解运输难的现实情况。

还有,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塔坑村还在乡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了旅游协会,并与深渡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公司对接,增添柑橘采摘旅游线路。

由于武阳至板壁屋路段的公路弯道多,大巴车行驶难度大,每逢周末,这一路段堵车经常多达2个小时。道路不畅情况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闻推荐

雾云间珠兰花茶名山产名茶名茶窨名花

黄山雾云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缔造黄山高山茶的完美品质,在黄山深山腹地——歙县大洲源建有生态茶叶、蚕桑基地5000余亩。被称为“天然氧吧”的大洲源,峰峦叠翠,清泉如镜,常年云蒸霞蔚,土...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