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画派画家江注又字“允冰”考
新安江景美如画 李小云/摄(图文无关)□鲍琦
江注(1626~1685),字允凝,号若米舫。一些美术画论和辞典称其又字允冰,徽州歙县桃源坞人,僧渐江之侄,能诗善画,著有《允凝诗草》,幼从渐江学画,意境幽僻,用笔清劲,笔墨苍古,清远冷峻,常年隐于黄山,曾陪伴弘仁在黄山纪游写生,蒐胜穷幽,颇得渐江真传,与姚宋、祝昌、吴定并称为“渐江四弟子”。
江注曾作《黄山图册》册页五十帧,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由于渐江亲授,在绘画思想和风格上“酷肖弘仁”。他常和渐江结伴出游,一样痴迷黄山,有“渐公坐文殊台上吹笛,江允凝倚歌和之,发音嘹亮,上彻云表”之故事。江注《黄山图册》一经示人,五十余位名士竞相题咏,盖言渐江画学实传钵于江注。
江注的字,多见“允凝”,而“允冰”少见。《黄山图册》其中一帧王吉的题跋上,有“戊申秋九月题,为允冰老道兄拜祈论定弟王吉”的落款。
但是这里“冰”字的读音却值得玩味。
“冰”最早被写作“仌”。在《说文解字》中可以找到:(仌),冻也,像水凝之形。凡仌之属皆从仌。笔陵切。(冰),水坚也,从仌从水。鱼陵切。臣铉等曰:“今作笔陵切。以为冰冻之冰。”俗冰从疑。从《说文解字》中可以看出,“仌”是象形字,“冰”是会意字,“凝”则是“冰”的俗字。
唐代张参《五经文字》中:“冫部(音冰)。冰(古凝字。《经典》相承以为冰冻字。彼陵反。)”可以看出,“冰”“凝”二字均作为正字并存;《说文解字》中的“仌”字已变为“冫”(可能是隶变的原因),只作为部首出现,已不作为单字来使用了。结合同为唐代唐玄度的《新加九经字样》可知,“仌”变为了“冫”,“冰”替代了“仌”,在唐代“冰代仌”已成事实。在以后的字书中,都承此说。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冰),水坚也,从水仌,臣锴曰:‘今以为仌字也,言丞反。\’俗冰从疑。”徐锴认为,南唐时“仌”已变成“冰”,此时“凝”仍为“冰”的俗字,还没有代替“冰”成为“冰”的正字。
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对“凝”和“冰”的演变作了详解:“冰,篆作,冰本作仌,凝本作冰。后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说文解字》凝为俗冰字,今《易书》并从凝不借用冰,《通雅》曰‘仌\’文大灭,故加水作冰,徐傅会《说文解字》必以冰为凝,张位固读李阳冰之冰为‘佞\’……”
这里所说的李阳冰,是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所书写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甚至被后人誉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李阳冰名字中的“冰”与“凝”本是一字,冰为正,凝为俗,取凝聚之义,应读冰字本音则为“ning”。
同理,新安画派画家江注的字,“允冰”仅是“允凝”的异体字写法,称江注又字“允冰”,实属画蛇添足。
新闻推荐
黄山供销集团坚持以农为本,结合黄山地域优势,实施“旅游+农业”发展战略,牵头筹建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黄山市休闲农业产业园”项目——黄山市四月乡村农艺场有限公司(暂名)。该项目位...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