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方雪萍:助力扶贫到山村

黄山晨刊 2017-08-02 19:04 大字

□江红波

近日,歙县街口镇雁洲村后山组的黄蜀葵开了,一株净收入5块钱,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效益。该县桂林、王村、霞坑的黄蜀葵也将陆续开放,花开的背后离不开黄山奕欢种植专业合作社。笔者为此专访该合作社的负责人方雪萍,追寻她助力扶贫的故事。

1992年7月,方雪萍学校毕业进入歙县粮食局油脂化工厂任职会计。2001年7月企业改制,方雪萍勇敢地选择了下海创业。2002年,她应聘到市物资局下属一家公司任业务经理,几年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经验。2008年,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任董事长。此后,她的事业顺风顺水,2009年成立商贸有限公司,成为最大的投资人之一。

在社会的浪潮中,她继续前行,2012年获得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结业证书,公司规模也越来越大。出生歙南磻溪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她,在创业的道路上得到他人的关心支持。为此,她常怀感恩之心,当事业稍有成就之后,就想着为家乡的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创办合作社,回报社会第一步

2012年,方雪萍成立了安徽省奕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4年成立了黄山奕欢种植专业合作社,她是最大的股东,任理事长。

奕欢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黄蜀葵等中药材的种植、初加工及销售。创办这个合作社,就是想回报乡邻,给农村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商机。

黄蜀葵不仅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草花,而且根、叶、花和种子都可以入药。黄蜀葵花采摘周期长,一般从7月初到10月中旬,每亩效益平均在4000元左右,是普通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好几倍。同时,黄蜀葵的种植对体力要求并不高,这对今天以留守妇女、老人为主的农村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农业经济作物。

方雪萍创办合作社的宗旨,就是为了给广大留守妇女、老人提供一个创业机会,逐年提高花农的家庭收入。

为推广黄蜀葵,合作社专门给农户送去种子、化肥,签订单,并及时安排人员前往培训,更多的是方雪萍亲力亲为。她通过PPT和文字讲稿等形式详细讲解黄蜀葵的生长习性及种植黄蜀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日常施肥、排水、锄草等方面,同时对开花采摘、盛放、运输、烘干及仓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实地讲授。在产量高的村里,修建厂房,雇佣当地村民进厂做事。为鼓励种植,还给产量质量前三名的村民发奖金和证书。

目前,合作社在歙县9个乡镇24个村庄都有种植点,给当地百姓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6年,合作社将全县9个乡镇各种植点进行了整合,保留了桂林、就田、霞坑、白杨、显村、王村、青山等村。合作社也是留守妇女之家,成员从当初成立时的5人发展到现在3880人,几年来产值达到2745万元。

***雁洲村,播下致富希望

2016年,歙县妇联利用省创业专项资金项目给予合作社5万元资金,通过“妇联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展巾帼脱贫行动,街口镇妇联与合作社对接,促成雁洲村试种黄蜀葵。当年,奕欢合作社共免费为雁洲村发放72.5亩黄蜀葵种子,惠及154户家庭,并与每户家庭签订种植合同,明确收购价格等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合作社投入近20余万元在雁洲村购机器设厂房,但由于天灾、村民种植缺乏经验等原因,黄蜀葵的试种效果并不理想。方雪萍为了保证贫困户收成,承担了主要损失,合作社为此亏损不少,却获得了民心。

抱着“雁洲村不脱贫不罢休”的想法,2017年4月初,方雪萍又带领团队来到雁洲村,现场发放黄蜀葵种子、爱心礼包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如果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去年在这里试种黄蜀葵失败过,我们不会再来投入;但这里是省级贫困村,作为一家有责任的企业,我希望和雁洲村父老乡亲齐心协力去完成脱贫的愿望。”方雪萍真诚地说。并在培训现场与村民签订种植协议,给23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种子。另外,奕欢合作社还对2016年种植黄蜀葵的能手进行现场表彰,发放红包作为鼓励。根据雁洲村与合作社达成的共识,今年将在雁洲村种植200亩黄蜀葵。

如今,村民们每每看到方雪萍下村,都热情相邀“花老板,到我家吃饭……”“花老板,今天到我家吃……”,方雪萍成了村民口中尊敬的“花老板”,这都是黄蜀葵绽放给村民们带来的效益,带来的欢乐。

看到村民的幸福和满足,方雪萍涌现出另一个想法,这土地只种一季黄蜀葵,带给村民的收益是不够的,期望能找到机遇,引进山东的大蒜。夏秋种黄蜀葵,冬春种大蒜,两者套种,带给村民肯定是更多的收益,让村民更快地脱贫。

新闻推荐

“歙砚制作技艺” 非遗人群培训班开班

星报讯今日上午,由省文化厅主办的2017年度首期非遗人群培训班将在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开班。以安徽省歙县和江西省婺源县国家非遗项目,从事歙砚制作和经营管理的40名代表性学员正式入学,接受为期1个月...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