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祠傍古建人
□汪燕燕
千年古镇潜口,古称阮溪、潜川,地理环境优美,名胜景点繁多,据传东晋大诗人陶潜曾在此隐居,现今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在古人留下的众多珍贵文物遗产与古迹中,有被誉为“金銮殿”的“皖南小故宫”金紫祠,这座“潜口金銮殿”其建筑特征是模仿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结构完整,严谨有序,堪称太和殿的袖珍版。
这座坐落于潜口水口建筑翼峰塔东北向100余米处的祠堂自万历壬辰1592年奠基,于1601年竣工以来,历经沧桑,现今当地政府为加强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筹资3500万元,启动金紫祠全面抢修保护开发工程,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抢救性修复,已全面完成古祠边的古建修缮、残址重建、损毁遗址保护的金紫祠广场的修缮工作。具体负责金紫祠修缮施工的是省级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汪晓阳。
不久前,电话中得知汪晓阳刚从武汉一个建筑工地回到家,我和区电视台的名记老谢去专访了他。
汪晓阳家在潜口新村,开门就能看见潜口水口处的翼峰塔。我们到他家时,他正低头在正厅八仙桌上画建筑施工图纸,一种民间艺人特有的气韵散发开来……
一阵寒暄后,直奔主题:作为省级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对当今徽派民居营造技艺谈些看法。
交谈中得知,汪晓阳1982年高中毕业后,拜师同村汪小耿学习木工,他始终牢记师傅的教诲“千日斧头百日锛,推刨一世刨不通”。汪晓阳见我们疑惑的神情,解释说是要把木工的刨、锯、锛等基本功学扎实。在校时汪晓阳数学、几何学得不错,没想到几何上的0.618黄金分割点到学艺时也派上了用场,取料的尺寸、角度他一看一琢磨就能算出来,别人学三年的手艺他两年就掌握了。当时流行凹凸式家具,师傅没教过,他靠扎实的基本功和聪明的脑袋,竟然将一套凹凸式家具做得像模像样。他对木构建中的“榫铆作法”中的套榫、暗榫,还有“攒边作法”中将木作板材装入45度角榫构合的带有通槽的边框,以加固木板,都有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经验。他说:“传统的尺寸不能错,既要做到科学巧妙、严谨牢固,又要充分展示木材的天然品质,使其具有工艺制作的天然美感,就像一幅画,要有留白和意境。”
1985年满师后,汪晓阳凭雄厚实力力挫群雄,考入徽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跟前辈设计大师黄良泗系统学习并实践了寺庙、祠堂、民宅、牌坊、亭台楼阁等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工艺流程,徽派传统技艺得到很大提升,尤其徽派古典木构件雕刻技术在当地见长。
汪晓阳在歙县古建公司干了两年多以后,觉得在公司做虽相对轻松,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都受到限制,不如干脆出去寻找更能施展自己技艺的平台。辞职后,1988年他开始单独承揽古建工程,主要从事徽派民居、寺庙、祠堂、牌坊、亭台、楼阁,园林等传统古建筑徽派木构件雕刻制作修缮组装等。多年来,潜口至岩寺紫霞大道徽派公交亭、西溪南老屋阁绿绕亭改造、潜口翼峰公园八角亭打造、江西上饶老街亭廊改造、和县六角亭重建、铜陵大通码头景观改造、宣城梅溪公园打造、苏州等地一些园林改徽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1996—1997年,汪晓阳率徽匠30余人在北京承揽徽州古典家具设计施工、园林设计施工、民居设计施工等,其中在798艺术区的徽派经典建筑——见心会馆,成为北京道东艺术传媒公司弘扬徽文化的展览馆。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朵奇葩,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优美精致的徽州传统建筑雕刻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智慧。在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中,讲究的是构思巧妙、建筑工艺精湛,融美观实用于一体。汪晓阳在古民居、徽派亭台楼阁、古典园林建筑等设计施工中,注重把握和谐流畅的设计整体美,单体建筑的自然朴素美,环境与建筑结合的生态美,强化出人居与使用的风水理念,宗法思想与传统道德兼容的人文美。实现了自然美与建筑美和谐统一的目标。
让汪晓阳觉得欣慰与自豪的是,2002年,他作为17个地市古建筑方面的代表之一参加合肥徽园黄山园沙盘模型制作。在他前面已有人花了8000元材料做的模型在住建委等部门审核时没通过,他迎难而上,用专注极致的态度,和在古建筑方面的天赋悟性及不懈努力,完成了高难度、高要求的模型制作,他的作品因造型逼真、结构合理、做工精巧以及凸显了明清风格的徽派古建筑技艺,在合肥徽园工程指挥部模型评比中,受到专家及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汪晓阳说,为了做黄山园中黄山飞来石模型,特地两次去冠绝天下的黄山采风。黄山孕育万物也滋养万物,置身在梦幻般的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山的雄姿灵秀、气势磅礴给了他灵感,他用刨、凿、锯、锛、绳墨书写木作技艺传奇,将8米多高的飞来石模型做得惟妙惟肖,令人惊叹。
说起“潜口金銮殿”金紫祠中木构件的修缮、安装和调适,汪晓阳仍沉浸在对博大精深的徽派古建筑文化的敬畏和创造过程的回忆激情中。
粉墙黛瓦,如诗如画的徽派民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激励他去探究,徽州优美的山水环境、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们对建筑物体与自然山水融而为一“人地和谐”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成了汪晓阳对“人居环境”最佳效果的思考。
当一个民间艺人不将手艺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载体时,就会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徽州先辈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后人留下了具有很高科技艺术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文化遗产。汪晓阳从中汲取营养,并通过自己的领悟运用到金紫祠的恢复中。月梁上面的线刻饰纹,平盘斗上的莲花墩,花卉、云锦、窗下栏板、斗拱、雀替、门额、栏杆、漏窗、照壁等,汪晓阳仔细对照,琢磨,研究这些凝结着古代建筑匠人聪明才智的古民居精美装饰。看到祠堂年久失修毁损严重,祠堂内“越国世家”和“汪氏家庙”两块各被锯去半个字的匾额,非常痛心,除大门前的四脚石坊、棂门、戟门和龛座外,汪公殿和大堂的殿宇也基本毁损惨重,要恢复原状确非易事。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汪晓阳凭着自己绝不服输的毅力和多年来对古建筑的探索实践,使潜口金紫祠项目如期高质量竣工,被徽州区政府推荐为2013年全区第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观摩点。
近年来,汪晓阳制作的潜口金紫祠1:50比例模型供中外徽学专家观摩累计千余人次;合肥徽园黄山园的1:50模型获设计制作施工一等奖;唐模水口园林彩车、皖南古民居彩车在黄山节上获奖;为了将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二十多年来,他师徒传艺十多人从事徽派古建木构件雕刻制作工作,其中木工居多,大都能独立承担徽派亭台楼阁古典园林建筑木构件制作。今年,他专门带了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徒弟,悉心传授技艺、艺德。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古老的技艺,他将自己的微信名定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题图为汪晓阳(右)在传授技艺。谢国洪/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歙县经济开发区加强要素保障,力促园区各重点项目业主及施工方做足施工预案,积极稳步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日前,笔者走进位于歙县经济开发区二期的黄山市捷丰塑胶有限公司三号...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