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握新常态满足新期盼歙县“生态治水”助水清岸绿

黄山日报 2017-06-03 14:21 大字
本报讯 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民致富同步小康的保证。歙县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促进人水和谐相处,走出一条现代化治水道路。

旧时的土岸被生态护岸、鱼鳞护岸“武装”了起来,历史悠久的石桥,身板依然硬朗,桥下的流水在雨后变得更加丰沛,河道两侧的绿色植物葱郁蔓延……6月1日,记者在歙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及水系连通霞坑项目区河政段看到,曾经的水患之地通过水利兴修,形成了浓郁的“水文化”之村。总投资2772万元的治理项目完工后,不仅整体上提升了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也改善了沿河流域生态环境。与过去不同的是,在兴修水利过程中,采用生态环保的施工工艺,取代原先的混凝土,更加注重生态技术在治水中的推广应用。“霞坑项目区整治河道主要为华源河及棉溪河,整治段河道总长4.8公里,除了河道清淤疏浚之外,在治理工艺上主要采用了浆砌石挡墙护岸、连锁式砼生态护坡、格宾石笼护岸等生态技术。”歙县水利局水利工程师张齐成介绍。

近年来,歙县先后被成功列入国家中小河流重点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县名录、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县、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全省水土保持治理重点县,借助重大政策机遇,歙县对上争取到位资金4.42亿元,一大批治水工程先后动工兴建。

在歙县城郊的练江牧场,经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的田园呈现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崭新景象,过去下雨天“水乱冲、泥乱流、肥乱跑”的现象彻底改观。同时,项目区还坚持坡耕地改造与产业配套相结合,助推现代农业发展。“这里是2016年歙县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点之一,国家投资355万元,治理面积1030亩,主要建设石坎梯地和截、排水配套措施。”歙县水利局水土保持指导站姚雪峰介绍,歙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分2013年至2016年四年规划实施,共投资3175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3万亩,涉及全县十余个乡镇。“通过梯地建设以及建立截水排水系统,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和产量,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年来,歙县在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应急备用水源项目建设、水毁水利工程修复上共投入7617万元;投资5307万元,建成111处农村饮水工程;投资979.44万元,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2座;投资1.06亿元,兴建城区主河道和重要乡镇防洪堤96.9千米;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上,全县累计完成投资3.59亿元。今年,歙县水利重点项目着力抓好总投资8162万元的中小河流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661万元解决10个贫困村3674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组织实施总投资2400万元的小型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促进农业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   ·凌利兵·

新闻推荐

经典诵读引关注

近日,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集中采访报道组走进歙县行知小学,就经典诵读进行专题采访。该校负责人介绍的经典诵读活动整体构思、系列活动及后期创新设想等情况,受到采访报道组的关注。图为该校负责...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