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厚法严人和税兴——参观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
画有皂隶的“告示”
在展厅内一个玻璃橱柜内,存放着一张画有皂隶(衙门差役)的黄旧纸张,上面盖着“不用酒饭,专催欠户”字样。这便是所谓的“纸皂代差”。乾隆年间,歙县正堂颁发催收钱粮的“告示”,在“告示”上画个皂隶,皂隶左手举着“专催欠户”牌子,右手提着锁链,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是官府催收欠户钱粮。告示提醒这次催收钱粮不用欠户准备酒饭招待“皂隶”。若收到“告示”后还不主动缴纳,下次差役上门收缴,不光要缴钱粮,还要招待差役酒饭,就会得不偿失了。
延续三朝的“税契”
博物馆里有一份徽州农户的明代税契,上有历代交税“验讫”的印记,而契尾显示的时间是民国十二年,前后延续三个朝代四百多年。自古以来,徽州百姓对待赋税规规矩矩。特别是徽州商人,认为朝廷赋税,须应及时完纳,而拖欠不光体面有伤,还是非礼仪之家干的事。于是他们一丝不苟缴纳皇粮国税,虽因时局动荡或改朝换代,税讫上的纳税记录也曾有过中断,但只要社会秩序恢复,这张税契的主人及后人都会主动补上未缴税收。
体恤民情的“刻碑”
在博物馆内,有一个不大的刻字石碑。这是一块乾隆年间的《奉业主吴青天示碑》,碑刻大概意思为:祁门当年有一个姓吴的县官,到文堂村催征赋税时,自带干粮,随从在农家吃饭也自掏腰包。于是村人将此事用石碑刻记了下来。一方面称颂这个“吴青天”,另一方面警示当地的保长,连县官到村里都体恤民情,保长岂能催役勒索摊派?
富有寓意的“铁钟”
在博物馆我们能看到一口大铁钟,这是绩溪县胡氏宗祠里的大铁钟的仿制品。钟上的“国泰民安”四字中的“国”字下面少了一点,而“民”字一捺上面却出了头,即多了一点。这是别有寓意的有意之错,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泰民安”,国家就要少收一点税,多给农民一些实惠。 “多予少取”在古代只是百姓的愿望,而如今成了现实。
参观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我们犹如“穿越”了一次历史长河,同时也加深了对当今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质的理解。 ·章晓珣·
新闻推荐
孔晓宏在歙县调研交通路网建设时强调着力破解交通瓶颈推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本报讯记者祁俊报道5月25日,市长孔晓宏赴歙县调研长陔岭隧道、街口大桥及歙县水南地区交通路网建设,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切实做好水南地区交通路网规划,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和在建项...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