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战地服务绽放“铿锵玫瑰”

黄山晨刊 2015-08-05 18:52 大字

□ 记者 舒俊

抗战时期,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军队作战。这时出现一支由上海劳动妇女组成的战地服务团,她们多来自工厂,平均年龄19岁。

据了解,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于1937年10月5日由革命元老何香凝发起成立,黄埔军校生、民国时期女将军胡兰畦任团长,在国民党第19集团军罗卓英部队坚持战地服务3年,足迹遍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战场,行程2万多里,为伤兵医院服务,举行文艺演出,宣传抗日,被誉为“战地之花” 。

在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一张当年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成立时的合影。陈毅曾在屯溪六路饭店接见服务团胡兰畦、李亚芬、张定堡、郑惠珍、金敏玉等10多人,和她们谈了有关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等问题。服务团常与新四军军部和各支队战地服务团在岩寺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文艺表演活动,叶挺、陈毅等都前往观看。1938年3月,服务团到歙县棠樾办起战地剧团,七八条板凳排成一排,上面摞几块门板就是舞台,《放下你的鞭子》是保留剧目,同时在当地从事抗日宣传、动员民众和战地救护工作半年多时间。

2007年6月,91岁的秦秋谷老人(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成员之一)回到阔别多年的歙县棠樾村寻觅青春足迹。老人回忆,当年每天早上,战友们就会到骢步亭练习唱歌;还在鲍氏宗祠里召开大会,庆祝三八妇女节,村里和附近的村民都来欣赏她们表演的文艺节目。古民居景点“存养山房”就是当年她们住的地方,如今厅堂的一面还挂着胡兰畦画像。她们的故事也被写进导游词,向游人介绍。照片左起为李惠英、李亚芬、龚琦玮、柳秀娟、秦秋谷、胡兰畦、胡瑞英、任秀棠、郑惠珍、张定堡、金敏玉。

新闻推荐

一块珍贵的抗战胜利纪念碑

□ 记者 舒俊 文/摄日前,记者为寻找“抗战印记”来到歙县档案馆采访,得知馆内珍藏有一块歙县棠樾村公立的“抗战胜利纪念碑”。记者看到,这块碑刻虽历经70年风雨,上面的...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