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好吃路难行 果农盼解行车难
编辑部:
“三潭”枇杷是誉满大江南北的果中珍品,眼下正值采摘旺季,新安江畔的歙县“三潭”,迎来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的大批游客。然而,运输货车、客运班车特别是大量自驾车,汇集在狭窄公路上,经常导致长时间大面积的堵车,既妨碍了枇杷外运,也耽误游客行程,败坏他们体验乡村、休闲娱乐的好心情。
5月24日上午,记者从歙县深渡出发,前往“三潭”枇杷核心产地绵潭村。车行3公里,到了绵溪村头的一个枇杷交易市场,原本还缓缓蠕动的车龙完全停了下来,车辆进退不得。值勤的交警告诉记者,前方至南源口的公路全部塞满了车,少说有三四千辆。
纵贯“三潭”枇杷产区的南(南源口)深(深渡)公路,沿新安江而下,全长32公里,1989年建成通车,是路基6.5米、路面4米的山区四级公路。由于果农沿途摆摊叫卖,许多自驾游车辆在两侧随意停放,公路中间仅剩1米多宽的路面勉强能通行,来往车辆甚至无法会车。有人曾建议,在枇杷采摘季节,将南深公路设为单行道,但沿途村庄较多,管理难度大,交管部门一直无法实施。每年采摘季节,产区的公安干警及镇村干部全部上路,维持交通秩序,但“行车难”仍难以缓解,特别是双休日,一堵几小时是常有的事,果农叫苦不迭,游客怨声载道。
采访时,产区许多群众呼吁,早日拓宽改造南深公路,提升承载能力,这是破解“行车难”治本之策。当地镇村干部建议,目前情况下,交警部门应加强沿途路面管控,划定临时停车区域,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旅游部门可推出“新安江山水画廊”水上线路,组织游客乘船前往枇杷产地。同时,可在“三潭”枇杷主产地新建一些简易停车场和交易市场,缓解严重堵车现象。
本报记者 吴江海 文/图
图为交通堵塞的实况。
新闻推荐
“做纯粹的科学家,做有益的学问”——对话美国科学院院士许靖华
对话美国科学院院士许靖华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