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义新:发挥螺丝钉最大的作用
□ 记者 程向阳 冯劼 樊成柱
“一杯黄山茶,一段家乡情”。汪义新来自歙县北岸镇瞻淇村,这位而立之年的小伙子,如今已经在上海港沪东集装箱码头工作整整十年。他当过兵,退伍之后,来到上海利宏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桥边指挥手,指挥装卸安放和安全巡查监督。
在沪东集装箱码头,汪义新的岗位是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因为起吊机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需要人员在现场进行指挥。而安全巡查也是货物起运和验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极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汪义新不但任劳任怨地做到了,而且还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一个人在异乡,每天工作12小时,昼夜轮班。工作虽辛苦,但公司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默契配合,公司的人性化关怀和工作环境的逐步改善,处处都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入职10年来,从最初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到经过公司的培训和师傅的调教之后,现在的汪义新已经是公司骨干尖子了。
在码头工作与其他工种相比,最辛苦的就是上夜班,虽说灯火会一如白天般地亮着,夜间工作的照明也做得很到位,但不可否认,江面上呼啸而来的凛冽寒风,还是会让人不禁感到阵阵寒意。一个夜班上下来,脸上被冻得通红。特别是他在码头上对货物巡查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这样才能不在工作中出现疏忽。他总是以非常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为此,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高度认可。
对于夜班的累,他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这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义务。公司已经非常人性化地照顾他们这些一线岗位上的工人,晚上可以到新搭建的休息室里休息一下,喝上热水、吹上空调,调整好之后,再继续工作。他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收获也很大。在他看来,每一个岗位都需要百分之百地投入,才能做好。爱岗才能进步,爱岗才能将一颗螺丝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好学上进、吃苦耐劳,这是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平时休息的时候,他喜欢看看书,钻研业务。也希望从书本中,提升自己,开阔眼界。汪义新的妻子在浙江打工,孩子今年4岁了,跟着自己的母亲在老家上学。说到未来规划,他只想努力工作,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为更美好的明天奋斗,尽量创造条件更早地让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新闻推荐
□ 记者 吴玉莲晨刊讯 3月2日,为期4天的2015年歙县第六届春季房交会在张曙音乐广场圆满落下帷幕。据歙县房管部门统计,此次房交会总成交340套,成交金额1.5亿元,成交面...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