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油菜花的食与色

安徽商报 2015-03-13 05:13 大字

本版文字/杨静

平野菜花春

“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唐朝人温庭筠眼中的郊外美景,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相比,除了空气质量大有差异外,似乎其它没什么太多不同。

春暖花开,阳春三月,甜蜜蜜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样的季节,不就是要脱离城市的樊笼,去田野里撒个欢儿,赏个花儿嘛!《浮生六记》里记载:清人沈复春天里约了朋友,要出城去看油菜花,可是城外荒僻,没有酒肆茶铺,恐不能尽情;妻子芸娘却笑说她自有办法,提前雇了街头挑柴卖馄饨的挑子,携了酒菜和茶;出城后,先用瓦罐烹了茶,然后芸娘炒菜热酒,一帮人就在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里,尽情享受曼妙春光。

油菜花就该像沈复这么个赏法,尽显人间烟火气。

我们现在也不差,还多了各种轮子的座驾,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到更美丽更辽阔的花海中去,也无需馄饨挑子了,自带各种方便食品,甚至有便携式小炊具,各地以油菜花为名义发起的旅游节也此伏彼起绵延大半年,吃的喝的玩的配套提供应有尽有。

平野菜花春。春天如约而至,花就在那里,你唯一必需带上的,就是最闲适的心情,此外无他。

十字花科

油菜花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小巧而朴实。油菜不是什么高深的植物,它是最容易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在适合的季节撒下种子,两三个月后就能开出黄色的小花。单株极不起眼,成片的效果却极惊人,人们以“花海”命名之。这是抱团的力量。

这种四瓣花,植物学中归类于十字花科。在我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中,十字花科占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比如一年四季都少不得的各种白菜,古名为“菘”,人称百菜之王,白菜豆腐保平安,这是最深入人心的养生常识。萝卜的好人所共知,它也是十字花科,人们常戏称其为“小人参”,最能消食下气,“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这绝不是谬赞。

现在国内市场上有个“新贵”玛卡,其实也是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形似小萝卜,是秘鲁人日常食用的蔬菜。玛卡的鲜根可以直接炒食,也可以晒干后炖煮食用,当地土著还用鲜根加蜂蜜与水果一起榨汁当饮料喝。

十字花科的蔬菜大多补益身体,但像玛卡这样被国人追捧成“高端滋补品”的还很罕见。食物的传播大概都有这种历程,就像白菜从明朝刚传入朝鲜国的时候,朝鲜王宫里也曾把它当稀罕蔬菜,认为是补益五脏的好东西。

幸亏“平民”油菜大家早无争议,嫩时食叶掐苔,开花时采蜜赏花,结籽后榨油,人生简洁,年复一年,毫不玄乎。

时蔬之美

早春二三月,江淮大地的油菜正在抽苔蓄苞,有口福的人能吃到含苞的嫩苔,这是时令鲜物。

菜苔俗称“菜尖”或“菜心”,其珍贵从这种用词可见一斑,菜中之苔本是心尖上的食物。栽培型的菜苔市场上较多,比如广东菜心、武汉红菜苔,而油菜苔因其功用主要在于后期开花结籽,所以市场难得一见。

皖南多油菜,皖南人最有口福。就在屋旁,新鲜的油菜苔掐一把,油锅快炒,或切几片腊肉来配,其滋味简直妙不可言,一盘吃下去,田野气息尽纳腹中。《本草拾遗》中说,油菜苔富含维生素k,可活血止血,散瘀利肠道。一冬天的大鱼大肉,此时来两周的油菜苔冲刷一下,再好不过了。

光吃新鲜的还不过瘾,皖南人还有妙招,采下带花蕾的油菜苔入缸腌制成咸菜,吃时随时取用,可供应一整年!

芜湖人是吃腌油菜苔的美食家,蒸咸苔菜、蒸咸菜苔豆腐、青椒炒咸菜苔、咸菜苔炒虾子、咸菜苔烧仔鸡、咸菜苔烧黑鱼……“春夏季用来炒食,秋冬季配肉烧着吃”,这是当地人总结出的窍门,也是顺应节令气候的美食之道。

养生专家提倡“顺自然”,说的是从身体和内心都要和外界相协调,所以应该多吃应时令蔬菜,少吃反季节的。比如正当时令的油菜苔,抓住一切机会是一定要尝一尝的。

油菜花的花粉和蜂蜜也很好,因为种植广泛,产量很高,是很适合的平价补品。油菜花粉益肾、固本、强腰,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降低胆固醇和抗辐射的作用;花蜜则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益气护肝,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歙县的菜籽油

去年,《舌尖上的中国2》里,有一段专门讲述了歙县油菜籽的奇幻旅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食用了相当长时间的动物油后,因为榨油技术的诞生,才开始有植物油。油菜籽因为易种易收,出油率高,成为人们最青睐的油料作物之一。

明代的《天工开物》记载榨取各种菜籽油的方法是:“取诸麻菜子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气,然后碾碎受蒸……凡碾埋槽土内,其上以木竿衔铁陀,两人对举而推之……既碾而筛,择粗者再碾,细者则入釜前受蒸。”

每年5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黝黑发亮的菜籽进入传承着一千多年古老工艺的木榨油坊。炒籽是第一步,高温破坏菜籽的细胞结构,降低蛋白质对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离变得容易,香味随着菜籽爆裂的响声开始弥漫。制坯暗藏玄机,磨碎的菜籽经过蒸汽熏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坯饼压得是否厚薄均匀直接影响出油率。

纯手工炒制,纯手工木榨,历经数小时,汗水带来了收获,饱满的油菜籽,变成了黄亮亮香喷喷的菜籽油。

菜籽油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使用广度上贯穿南北,在各菜系中都有施展的舞台。尤其是徽州人,对菜籽油有格外的偏好,据说徽州毛豆腐只有用菜籽油煎才能产生闻有微臭、入口异香的效果。川菜师傅也喜欢菜籽油,熬制红油的材料中,菜籽油是秘诀之一。

菜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有一定的软化血管、疏肝利胆的功效,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为几乎不含胆固醇,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不过菜籽油也有先天不足,烹饪过程中油烟大是其中之一,另外,因为含有一定量的芥酸和芥子甙,会产生一种“青气味”,很多人不喜欢,但现在经过科学培育,很多品种油菜籽芥酸含量低于3%,已经很少有以往的“青味”,油的烟点也大大提高,可以放心食用。

油是锅与食物之间的媒介,古人关于用油是颇有讲究的,清代中期的烹饪书《调鼎集》亦有《油论》:“菜油取其浓,麻油取其香,做菜须兼用之。麻油坛埋地窨数日,拔去油气始可用……豆油、菜油入水煮过,名曰‘熟油\’,以之做菜,不损脾胃,能埋地窨过更妙。”

安徽中医学院的王德群教授有次谈到饮食的多样化,他是这么说的,“从植物学的角度讲,每天应该尽量多吃一些科属的食物,比如今天吃十字花科的植物,白菜、油菜,或白萝卜;明天就换伞形科植物,比如胡萝卜、香菜、芹菜;还可以搭配茄科植物,辣椒、番茄、马铃薯等等。”

从营养的角度,那么家庭用油的结构,其实也应该多样化,既要适量吃点动物油,更要多吃植物油;要吃草本植物油,更要吃点木本植物油。今天吃了十字花科的菜籽油、胡麻科的芝麻油,改天也要吃点豆科的黄豆油或花生油;日常再适当增加一些木本的,比如来自山茶科植物的茶油,或是橄榄科植物的橄榄油。

各种食物,无论是油还是其它,依据时令,针对各人爱好和需求,取其长,避其短,“兼用之”,这大概应该是我们对待饮食的态度吧。

菜籽油

青炒油菜苔炝拌油菜苔歙县木榨油坊皖南收菜籽

油菜苔

新闻推荐

安徽省作文题“最高大上”

2015年高考拉开大幕,第一场的语文考试中,作文题无疑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头戏”。和往年一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一露面,立刻引发全民吐槽。“出题老师您真会玩儿!”有网友这么说。本报与新浪网安徽地区独...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油菜花的食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