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江红波周四上午接到歙县教研室电话说是送教下乡活动可

黄山晨刊 2014-10-31 20:49 大字

·江红波·

周四上午接到歙县教研室电话,说是送教下乡活动,可有时间安排去?我想着,带班主任且我读初中的女儿要接送,就婉拒了,但出于礼貌问了句,到哪儿送教?他说,到上丰中心校。上丰?我一听就答应了下来。

很多年来,我上班路过富资桥头,时常看见“上丰花果山”的巨幅旅游宣传广告,那是个山清水秀、果实飘香的地方,况且去年上丰潘立华老师获得《光明日报》评选的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是歙县教师的楷模,能有幸前往,要是见到潘老师,是件幸福的事情。

教研室安排我上一节作文课,教书写作是我的生活方式,讲作文如何写,是胸有成竹的。时间是在周五,仅有半天的准备。

翌日早上6点半,我把女儿送到她同学家,拜托他人送上学。6点40分,车子带着我们一行6人前往上丰。宽阔的柏油路,转入弯曲的乡村道路。河流开始纤细清澈,群山扑面而来,车驶上水泥拱桥,清澈的河流出现在眼前,上丰也就到了。

车子沿着河流继续前行,过桥,拐弯,进胡同,看到了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的村童,不急不缓上学。不是他们迟,而是我们心急,到学校才7点15分。上丰学校,一个萦绕着泥土芬芳、乡村气息的校园。一条马路隔开了两座教学楼,路的左侧是带着围墙、内有操场,有着四层的教学楼;右侧是学校的办公室和多媒体教室、活动室。一强之隔的,是一大片的农田,种着秀气的高杆白菜,肥胖的油灯菜,还有遮遮掩掩开着的几丛菊花。

二楼的办公室里,干净清爽,挂满一面墙各级奖状,看着都是充实。校园的书声开始朗朗传来,热闹的校园变得洁净,上课的时间也就到了,先去听本校老师的公开课。白板教学,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词语, 只是在电视、图片中见过。身在高中,只有多媒体而已,用课件上课,或放作文素材。看着老师在讲台上,那个电视显示屏上,顺着手指滑动,图片、文字、声音,出现在大家面前,老师不需要任何的封闭,纯粹的现代化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无尽的财富。

安排我在音乐教室上课,身后是一硕大的黑板,眼前是九年级两个班学生六十多人。看着他们,我知道自己的教学任务:“同学们,刚才你们过来时,在看到我和身后的老师们时,喜欢多看我一眼,还是喜欢看你们的老师多一点?”

学生奇怪我的问题,“唧唧喳喳”的讨论着,胆多大的说:“喜欢看你多一点!”

“是吗?说说理由……”

“他们天天见,你没见过啊,是个新老师……”他们的回答,也就进入了我的上课主题,顺势在黑板上写了“新”,再补充为“中学生写作之‘新颖\’”,开始我的作文教学。从作文的标题,到构思,到素材,到文体,我根据自己的节奏,依据中招考试的作文题,和中学生作文的常见问题,稳步推进。

在我提出问题时,总有学生此起彼伏地应和,两个班的同学都有着敢说出观点的。那份敏锐与真诚,让我高兴不已。听到了下课的音乐,看到一脸兴奋、恋恋不舍的学生,还有一个意犹未尽的我。

我不知道,我这个他们的“一节课老师”,在他们读书写作过程中,有多少的作用。但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着读高中考大学的梦想。我在上课时,告诉他们,老师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将来你们要是有可能考到歙县二中读书,碰到我的时候,喊我语文老师,或“一节课老师”,我肯定会很幸福的。

送教上丰,在我的教书生涯里,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知道更多。

新闻推荐

范村甘蔗甜又脆

□ 记者 钟 伟晨刊讯 10月30日上午,本刊编辑记者一行6人走进位于歙县徽城镇新洲社区的范村甘蔗基地,了解到当地百姓通过种植甘蔗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来,尝一...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