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吴小朋新春走溪口醉美北岸行诗画乾潭镇一跨进马年文学

黄山晨刊 2014-09-30 20:58 大字

□ 吴小朋

新春走溪口,醉美北岸行,诗画乾潭镇……一跨进马年,文学采风也马不停蹄起来。你看,徽州土月饼还满口留香,文学采风的队伍又启程了。

顶着秋日的清凉,搭上自“江南都江堰”渔梁坝始发的旅游2号专车,途经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东方园林之母”——鲍家花园、“中国最大的牌坊群落”——棠樾牌坊群,总约9公里的车程,便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唐模。

水口是古徽州大地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唐模水口由一棵有着400多年树龄的香樟树、一个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八角亭、一条穿村而过的檀干溪、一座形似蜈蚣的蜈蚣桥构筑而成。这棵冠大如盖、下部中空的香樟树,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张口凝目,被拍摄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的导演相中,摇身一变为七仙女和董永做媒的槐荫树,又获得“天下第一媒树”之美誉。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千年古村唐模前有朝山——天马山,后有来龙山——灵金山,檀干溪从园前缓缓流过,似金带环抱。这种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之势,算得上风水家们心目中的理想模式。

秋风吹动,八角亭飞檐上的铁马风铃叮当作响。在铃声与水声的交响乐中,我们14位文友穿亭而过,沿着石板路铺就的古道步入水口园林。只见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的树林郁郁葱葱,延绵不断。“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真是名不虚传,其景色真是美得让人心醉。

有言道:“天下牌坊数徽州,徽州牌坊一个半”。这“一个”是指规格最高的歙县“许国石坊”,这“半个”则指立于徽州区唐模古道中间的“同胞翰林坊”。这座牌坊三间三楼、四柱冲天。它建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间,是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的同胞兄弟许承宣、许承家而恩准建造的。他俩分别于康熙十五年和康熙二十四年考中进士,被康熙皇帝钦点为翰林。

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堪称“徽派古建三绝”。距同胞翰林坊不过一箭之地,一幅由小桥——“十桥九貌”之一的“五福桥、流水——穿村而过的檀干溪、人家——古民居檀干园构成的典型徽州乡村美丽画卷,让人迷恋,令人忘返。

檀干园是徽州遗存的著名园林,故为才人雅士揽胜宴集之所。园名一说取《诗经》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寓意;又说因门外溪堤遍植檀树而得名。正门楹联“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为末代翰林许承尧题写。

在檀干园不大的庭院里,我们进“私塾”,入“肇淳堂”,拜“忠烈庙”,为大忠臣许远和张巡的神像添上一炷香。据说他们以身殉国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九,徽州区岩寺延续千年的传统民间节日“上九”庙会,就是为了祭奠他俩的。

檀干园后院的水口园林是值得一看的,其亭台楼榭均仿杭州西湖的格局建造,所以又称“小西湖”。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广为流传、令人交口称赞的故事。相传清初时期,唐模村有个叫许以诚的徽商,他在全国拥有36家典当铺,家庭非常富有。他70多岁的母亲一心向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但苦于山水阻隔、路途遥远,又加上年老体弱,不能前往。为遂老母亲的心愿,许以诚不惜巨资,耗时三年零六个月,在此挖塘筑坝、大动土木、修亭造桥,模仿杭州西湖景致造出了小西湖,供母亲贻养天年。故此湖又有“孝子湖”之美誉。

对应于杭州西湖湖心亭的“镜亭”是“孝子湖”的中心,亭壁用大理石砌成,镶嵌有朱熹、苏轼、黄庭坚、董其昌等大家的书法真迹。

也许有些累了,70多岁的《紫阳》杂志主编周德钿先生干脆坐在美人靠上,欣赏着文人名士留下的佳句诗篇。

依依不舍地离开檀干园,隐隐约约有悦耳动听的歌声从远处飘飘荡荡而来。导游告诉我们,这歌声发自唐模的继善堂,途经尚义堂、水街、七天井店、高阳桥、许氏宗祠……是徽州民歌传承人——余立瑛在向我们发出邀请呢!大家赶快跟上前面从田园拔豆归来的农民,登灵官桥,步600米水街,向继善堂挺进!

新闻推荐

本刊小记者获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二等奖

□ 张宏艺晨刊讯 近日,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安徽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暨“以色列创新之旅”获奖名单揭晓,本刊小记者、歙县...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