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拙园遗稿》说乡邦文献
□ 陈 琪
森槐先生把他祖父叶峙亭的《拙园遗稿》送来,嘱我写点文字,我实在惶恐。森槐是我的领导,又是我敬仰的著名书画家,岂敢班门弄斧?然点题命文,又不敢不应承。
徽州是个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地方,有着悠久的文献历史,在宋代就已经基本形成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区。明代以来徽商迅速崛起,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学者著述丰富,藏书众多,刻书出版业发达,故被誉称为“文献之邦”。据安徽大学徽州文献课题组统计,见诸著录的徽州人经史子集类著作总数在7000种以上,目前存世者尚有3000种左右;未见诸录而散存于徽州民间的刻本和散落在海内外的孤本或手稿更是不计其数。产生如此之多的文献著述,称徽州为“文献之邦”,确实名不虚传。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徽州民间文献的调查,也一直关注徽州的乡邦文献,发现不少乡邦文献散落民间,比如手抄本、不常见的木刻本、石印本以及零散断片的诗文集和专著等等。这些“地方名流”,很多已离世多年。许多珍贵的乡邦文献,犹如良金美玉,杂厕于草莽之中,由于重视不够,很多可贵的文献等资源随时光像水土流失一般快速消耗与匿迹。搜罗整理这一工作,不仅仅是对乡邦文献的抢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东西传承下去。
可以说,徽州先贤们取得的成就,是我们能够传承和发扬的精神资源的重要因素,它们是培育徽州文化的土壤,是徽州文化的根源,更是我们弘扬徽州传统文化的底气。如果没有徽州大量的乡邦文献,也就没有今天徽州文化的显著地位。因而,及时抢救、整理先贤们留下的诗书画印、照片、手著遗稿,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如何“抢救”这些乡邦文化资源,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可以移动文物普查,但同样亟待抢救的,还有我们的“乡邦文献”,包括大量的“地方名流”、“地方乡贤”资源的发掘、整理。稍不留心,我们就会“丢失”。不加大抢救、整理的力度,这些历史资源将一去不返,永不再生。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又将是明天的历史。爱家乡,既要爱这方风土,更要爱这片土地上结出的精神与文化硕果。许多“乡邦文献”如徽州的地域文化特质,就极具民族和时代特色。诸多先贤们虽然“名头不大”、“身名不显”,但他们腹有诗书,曾经的勤奋笔耕与砚田劳作之实践,是延续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言”,更给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我以为,要时不我待地重视、关注这项功德无量、泽被子孙的抢救工作。一些文化工作者、艺术家、收藏家,也应是“乡邦文献”抢救的带头人。从中央到地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努力,正风起云涌,蔚为大观。作为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乡邦文献”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弘扬,相信也指日可期!
叶峙亭先生一生处在动乱时期,却将家族企业做得风生水起。布庄从江阴接手,开到无锡、杭州、衢州、屯溪、歙县等地。他关注民生、服务大众、扶危济困、奉献社会,热心公益。在歙期间,积极参与和主政家乡的经济活动,办学兴教,赈济灾荒,倡医健民,协修邑志。他为人正直,拒绝胁迫,息讼民事,和睦乡邻。他同情寡妇再嫁,提倡女子读书,反对女子缠足,可谓是开明的民主人士。
叶峙亭先生贾而好儒,素嗜诗文,常为乡邻撰文联语,著有《拙园诗集》、《拙园文集》、《拙园楹语》、《拙园漫墨》。这些写人写事,记景抒情的遗稿,对于了解一个地方的人物事件和风土人情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可惜这些乡邦文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刊印。
森槐先生在其叔父叶楫民先生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走访乡村故里以及家乡档案部门,整理和编纂其祖父的著作,把大量的遗作囊括其中,使其不致散失湮没,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赞赏这种“家族”式的整理方式,鼓励徽州民间相关家庭,像整理家谱一样整理家学以及先人留下的典籍、文献、遗稿,为社会留下一笔宝贵的乡邦文献。
新闻推荐
8月28日上午,歙县教育理化生中心组专家前往深渡中心学校进行实验调研,以解决学校在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迎接新学期。姚安全/摄...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