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日捐营业额百分之一为梦想也为责任

黄山晨刊 2014-07-10 21:22 大字

□ 记者  吴玉莲  方姗姗

合肥市包河区宁国南路,这条车水马龙的小吃街罍街上,有一家小小的店面,挂着黄山烧饼、徽州石头馃字样,招牌上还有徽派建筑的图样,落户罍街整一年,店主汪健虎2007年从安大毕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创业,并从开店第一天起就决定将当天的营业额1%捐赠给公益基金,通过微博截图的形式让公众监督。

为梦想创业

汪健虎是歙县徽城镇鲍家庄人,2007年从安徽大学毕业,从事通信工程工作,虽然收入较高,但是工作强度和压力却较大。而且,在汪健虎的心里有个称之为梦想的东西还在生长。“我想认真做好一件事,创立一个品牌店,用心经营它。”汪健虎说。

2012年,汪健虎借着罍街开街的大潮,盘下了一个8平方米的小店,想将老家徽州的传统美食带出去。汪健虎考虑再三,决定卖黄山烧饼。53岁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徽州人,对徽州传统的小吃很有研究。母亲几十年的做饼经验,让汪健虎的徽州汪记开店第一天就迎来了不少客流。

即便是在合肥,还会有歙县老乡经常光顾。“也许他们觉得在异乡品尝到老家的味道别有一番滋味吧,有些老乡每次来都会买上好几个。”汪健虎揣测说。

为感恩捐款

从开店第一天起,汪健虎就开始了公益旅程。

每天晚上盘点当天的营业额后,汪健虎就通过网络将当天营业额的1%捐赠给公益基金,并截图发到微博上,让公众监督。

说起做公益的缘由,汪健虎表示,这是已经过世的父亲从小教导他的。父亲在他读大学的时候罹患癌症,家里的经济一下子窘迫起来,当时汪健虎和妹妹两人都在上大学,而家里的经济却只能承担一个人的上学费用。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周围的好心人纷纷慷慨解囊,让妹妹也完成了学业。

生在歙县的父亲从“歙”字入手,告诉他,“歙”字是由一“人”、一“口”、一“羽”、一“欠”组成。人生于世,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即便是以后脱贫致富,得了身着富贵的羽衣,也不要忘记你曾经欠过别人恩情。

父亲的谆谆教诲和周围好心人慷慨解囊的实际行动让汪健虎决定将自己每日营业额的1%捐献给慈善机构。虽然店里的收入不高,有时一天仅有两三百元,汪健虎依然日复一日地兑现自己的承诺,捐出1%的营业额。

为发展谋划

在罍街开店整整一年,汪健虎已经为壹基金捐款近2000元。汪健虎每天晒捐款的截图行为,在微博上赢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在他原先的规划中,每年要捐公益金5000元。

除了卖黄山烧饼和徽州石头馃,汪健虎正在着手将更多的家乡小吃带出去。徽州米粉糊、徽州裹粽、深渡包袱饺……汪健虎正在一步步规划经营早点系列,他也正在注册“汪百一”的品牌。顾名思义,就是用百分之一的营业额来做公益事业。

罍街还是日日车水马龙,汪健虎的小小店面,支撑着他的大大梦想和满满爱心。

新闻推荐

关爱留守儿童牵手幸福童年

□ 柯德亮 史林祥晨刊讯 黄山市各地积极行动,采取多项措施、动员多方力量,加大关爱力度,为留守儿童营造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歙县桂林镇就留守儿童就读学校及年级、家...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