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杨桥:从泥瓦匠到总经理
□ 记者 程向阳 王玲琳 汪嫒
4月8日,本刊“黄山人,你在他乡还好吗?”采访小组来到苏州市吴江区,仇杨桥和歙县老乡江来良一道开车为本刊采访车领路。仇杨桥是歙县上丰乡霞江村人,穿着朴素,言语不多,颇显低调,但他开的车很霸气。一位老乡告诉我们,是奥迪Q5越野。
坐在位于吴江区闹市高层写字楼的办公室里,仇杨桥敞开了心扉。1980年出生的仇杨桥家境贫寒,读到初一便辍学在家学耕地、犁地。在他1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和妈妈、姐姐3人苦苦度日。为了挣钱养家,仇杨桥跟村里人学做泥瓦匠,后到杭州萧山打工,当时工资是28元/天。之后因母亲身体不好,没人照顾,他只得回家。
1998年,仇杨桥只身前往上海,帮水产市场的一位老板打理生意,月收入500元。之后,他攥着口袋里仅剩的2元钱投靠在吴江打工的姐姐,在姐姐的帮忙下,他花了200元从旧货市场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跑货运。
半年后,仇杨桥又回到家,可家乡的一切对他来说愈发陌生,像他这般年龄的人已经很少在家种地。仇杨桥再次选择上路,他骑着花100元买来的二手赤兔马三轮车,足足开了8个小时,再次来到吴江。这一次,他找了一份在电脑配件公司的工作,底薪500元,最多时拿过1000元。这对当时的仇杨桥来说,已经是高薪了。但他不满足,他又做了一份兼职,这样每天能多挣二三十元。
在苏州待长了,仇杨桥发现,当地的人力市场需求很大,但很多外地人在本地找不到工作,而一些招工单位却不知去哪儿招人。他想,假如能创办一家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一定有“钱途”。不过,考虑到手头没有资金,仇杨桥便试着在一家中介市场做推广员,收入不错,一个月能有几千元进账。
2005年,仇杨桥从该中介公司离职,创办了苏州永逸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头几年,公司的业务不算大,形式多为简单的劳务派遣,主要辐射电子行业。通过几年发展,仇杨桥的公司现有固定职工300人,在苏州设有5个门店和7个办事处,已经成为苏州市最大的专业从事劳务派遣、职业中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机构,辐射行业涵盖商场、电子、机械、注塑、半导体、建材、化工等领域,年输出劳务人员数千人次。
仇杨桥说:“从歙县农村到苏州,从19岁到34岁,从泥瓦工到总经理,15年的打拼生涯,吃过太多的苦,吃过太多的亏,但所有的经历在今天看来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如今,仇杨桥的爱人和儿子一家都幸福地生活在苏州,60多岁的母亲也来到了苏州,他还在歙县和苏州分别置办了自己的房产,公司业务很稳定,已形成集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派遣、维权跟踪服务为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与全国多地的大中专院校以及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多次获得了苏州市相关主管部门表彰。
新闻推荐
□ 记者 舒俊晨刊讯 “这本书是由千千万万个感人故事组成的,里面讲的虽然是别人的故事,却影射着一个你。希望你能从中找到一个全新的自己,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