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歙县木榨菜籽油“香”飘全国央视纪录片播出后,与油坊谈合作的电话不断,很多人慕名而去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04-29 10:43 大字

[摘要]央视纪录片播出后,与油坊谈合作的电话不断,很多人慕名而去

4月25日,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心传》播出,其中开篇一段10分钟的歙县传统木榨菜籽油受到普遍关注。这处油坊立马火了起来,第二天十余波人慕名而去,拍照买油,更有不少人来谈网店合作。

油坊决定全村的口福

《心传》中开头的画面便是黄山歙县,一片油菜结籽的场景,讲述徽州当地食用油制作的过程。

清明,歙县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程亚忠是富堨村唯一的油坊主,油坊的劳作决定着全村的口福。收割后的油菜秸秆经过5天阳光暴晒,荚壳变脆,脱粒后,黑黑的油菜籽从竹筛子中过滤下来,标志着菜籽即将开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有着30多年经验的程亚忠在收菜籽的时候比较严苛,色泽黝黑发亮,颗粒圆润饱满,不含杂质,尤其干燥度他必须把关,水分含量小于11%,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村的菜籽安全储藏一整年。

百公斤撞锤“压”出油

每年的6月是油坊开榨的时候,木榨榨油是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榨油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炒籽是第一步,高温破坏菜籽的细胞结构,降低蛋白质对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离变得容易,香味随着菜籽爆裂的响声开始弥漫。

制坯暗藏玄机,磨碎的菜籽经过蒸汽熏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坯饼压得是否厚薄均匀直接影响出油率。

在油坊里,工人们赤裸的上身出了一层汗珠,推起重达100公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樘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连续三个小时后,黄亮亮菜籽油细细流淌下来。

菜籽油具有千年历史

在中式烹饪中,油是锅具和食物之间的媒介,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更易获得而且健康。

据介绍,菜籽油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使用广度上贯穿长江流域,给各菜系的厨师创造了施展技艺的舞台。菜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有利健康,媲美昂贵的橄榄油,不过菜籽油也有先天不足,烹饪过程中油烟大是其中之一,如今通过科学的精炼手段,油的烟点大大提高,加上品种改良,可以进一步降低非健康物质的含量。

油坊老板想开网店

从黄山脚下油菜花开,到最后铆足劲儿撞击木质榨油机——虽然节目画面只有10分钟,但剧组前后跑了老程家七八趟,完整拍摄历时近一年时间。 25日晚上节目播出后,26日上午就有十余波人前来参观油坊,“有黄山过来的,也有从浙江那边过来的。 ”程亚忠笑着说,感觉自己都成了一个“明星人物”了。

程亚忠说,正宗的好油越来越难买了,最费人工的传统木榨菜籽油,更像是个稀缺品,根本不愁销路,现在他的菜籽油,基本上都是别人直接上门收购,不过时代在发展,他也准备考虑换种经营方式。当天他已经接了二三十个来自全国的电话,不少人都是谈合作。 “准备开个网店,不过对计算机不是很懂,还在摸索之中。

黄山市故园徽州文化促进会的理事蒋涛说:“传统工艺如果失传了,也代表着一种徽州文化的消失。徽州其实还有很多与榨油一般的工艺,看上去乏善可陈,却传递着千年徽州的历史。希望通过这样的宣传,让外面的人了解徽州,让徽州文化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

师兄弟转行后辈不愿学

据程亚忠介绍,目前他的油坊一年要榨100~110万斤油菜籽,当地的菜籽出油率不错,这主要看滋养油菜的土质。

“当时不学门手艺找不到媳妇。”程亚忠笑着说,16岁就开始学习古法榨油,当时他的师傅带有100多个徒弟,但最终传下手艺干出一番规模的却没有几个,“很多人觉得苦,觉得钱少,就放弃了这门手艺,只有我带着几个师弟坚持下来。 ”

“我孩子对油坊看都不看,找了几个小辈让学也不愿意。 ”程亚忠油坊里的师傅,大多还是那几个师弟,已经四五十岁了。榨油工作非常辛苦,是强体力活,所以他们的下一代都不愿从事这种原始的手工活。

木榨油工序繁杂,耗费大量的人力,工时成本高,而且出油率比机榨低,所以现在全用机器榨油,木榨油已经很少见了。程亚忠说,不过只要有力气,他们还会采用传统的人工榨油,尽量不让徽州木榨消失。

(孙金山 李萌)

新闻推荐

股金证里“农金情”

“你好,请问你们这是信用社吧?”柜台外一位老人的询问,提醒了正在整理传票的我。“您好,我们是农商银行,也就是原来的信用社,请问您办什么业务?”我问。“我想问下我这张股金证上面的钱能不...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