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的生活更舒心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农民变市民,刚开始怎么都不习惯,社区‘妇女之家\’领着我们一点点适应身份变化,养成良好习惯,学会与楼上楼下的邻居和谐相处。现在,大伙的生活比过去舒心多了。”提起近两年生活的变化,家住黄山市徽州区徽州人家小区的李大嫂深有体会。
徽州人家小区是徽州区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涉及岩寺镇5个居委会和徽州街道3个社区728户居民2800多人。由于安置户大多为拆迁农户,许多人在农村长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时无法改变,乱搭建、随意乱晒衣物、绿地开垦种菜、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引起邻里纠纷。2012年,丰乐社区依托徽州人家社区服务中心,按“1+6”模式建立“妇女之家”,下设巾帼维权岗、巾帼曲艺苑、巾帼书香阁、巾帼爱心超市、巾帼创业沙龙、巧娘坊,以“家庭”“楼道”为重点,组建合唱队、舞蹈队、棋牌社等睦邻社团,围绕送温暖、创业培训、扶残助残、植绿护绿等主题,开展邻里相互叩一次门、为邻居亮一盏灯、睦邻百“家”宴、睦邻楼道全“家”福评选等活动,小区“邻里一家人、楼院一家亲”的氛围逐步形成。
阳梅花是黄山区甘棠社区居民,她的丈夫去世多年,家中一直没有收入来源。参加社区“妇女之家”组织的创业培训后,阳梅花带着几个留守妇女组建了家政服务队,目前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服务范围也扩大到钟点工、家电维修等业务。据了解,甘棠社区妇女服务队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3人,方便了社区居民,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作为“村改居”的农村社区,甘棠社区“妇女之家”以留守妇女为主,组建了医疗、家宴、家政等便民服务队,服务范围辐射周边8个乡镇。其中,爱心医疗服务队由从医30多年的方和珍领头,积极做好社区卫生防疫,免费上门为孤寡老人、贫困妇女儿童服务,每年诊治患者1.6万余人次。
黄山市妇联主席张伟介绍,从2012年起,依托党建带妇建,用3年时间在全市村居创建300个“妇女之家”示范点。在创建工作中,按照投入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集约化的“建家”思路,把创业行动、文明行动、关爱行动、维权行动根植在“妇女之家”,与村居各类活动场所资源共有、服务共享,做到了“哪里是妇女聚集的地方,就在哪里建妇女之家”。
歙县石潭村是闻名遐迩的摄影基地,当地“妇女之家”突出“徽娘农家乐”特色,组织农家乐业主开展技能PK,建设“徽娘之家”;徽州区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兴趣特长,依托“妇女之家”组建“曲苑之家”“编织之家”“舞艺之家”“厨艺之家”等“睦邻点”;屯溪区通过开设妇女网上议事厅和“妇女之家”微博,打造“网上妇女之家”……
目前,黄山市城乡各地“妇女之家”示范点按照“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菜单式要求,紧扣“法律、创业、健康、美德、互助”五个项目,开展“妇”字号主题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一村一社区一品质”的模式,使“妇女之家”成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平台。
新闻推荐
歙县璜田乡蜈蚣岭千亩梯田茶园,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蜈蚣岭人用石头在秃岭峭壁上开出来的。如今,蜈蚣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授予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大批摄影爱好者前去采风。...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