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人的14里山路这条路走来不容易

黄山晨刊 2014-03-11 19:19 大字

□ 记者  汪嫒  方姗姗  吴玉莲  文/摄

在歙县深渡镇有一群小学生,他们家住新安江两侧的村庄,因各村庄分散在山区里,公路交通不便,孩子们只能乘坐班船上放学,有条件的家庭有家长陪读,没条件的只能让孩子自己住校,周一早上乘船出来上学,周五下午乘船回家。若没赶上回家的班船,又没家长骑电动车来接,就只有自己走山路回去。

3月7日下午3:00,记者在深渡码头看到有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飞奔上船。记者了解到,他们大部分是新安江两岸的学生,坐船回家过周末。小船很快就载了许多人,随后驶离码头。大约10分钟后,记者看到一个拎着两个袋子的小姑娘冲到码头,有些黯然地看到码头已经没船了。身后摆摊的大妈朝小姑娘用方言喊:“今天去九砂的班船已经走了,没船了……”得知错过了能够到达自己家的渡船时,小姑娘淡定地转身向阶梯上走去。她从码头顺着阶梯上去,经过一条街道,左转进入一片空地,再拐进一个居民区,沿着小巷子走到尽头,才走上一条公路。

小姑娘叫姚晓玥,今年12岁,在深渡小学读五年级,父母在杭州打工,奶奶在家务农,她一个人在校住宿,星期五是要坐船回九砂村防里老家的。村内对外只有一条道路通向镇上,没有硬化,没有专车进出。记者尾随在小姑娘后面,决定一探她回家的山路。

晓玥刚开始有几分戒心,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还没走多少路,天就下起了雨,晓玥从随身带的袋子里掏出伞撑了起来。在几经问答后,晓玥也不像开始那么害羞,反而喊记者过去和她一起。记者注意到,晓玥带的两个袋子一个装书,另一个装了衣服和生活用品。“这里除了棉袄,还有雨伞、茶杯和手电筒。”晓玥向记者介绍。

山路崎岖而泥泞,偶尔还会开过几辆小货车。记者问她,这些车子都能开,为什么不能坐车子回去?晓玥说,没有车子会到防里去。在整个行走过程中,记者发现晓玥一直没有按照交通规则靠右行走。“不能挨着山边靠右行走的,会有石头滚下来。”晓玥说,在阴雨天更有可能。在路上,记者确实发现不少路段都有塌方现象,而且有些路段还很狭窄,甚至不能容纳一辆机动车通行。

一个12岁的小女孩,一条14里的少有人烟的山间小路,记者问她是否害怕,晓玥说都习惯了,但要是遇上蛇、狗之类的动物有时候也会害怕,但从来不会哭。

下着雨的山里雾蒙蒙的,山间的路也是弯弯曲曲。晓玥看到路边有一树白花,不免露出小孩的本性,跑过去摘几朵下来。晓玥告诉记者,一个人走这么长的路有时候挺无聊的,所以常在路边摘一点狗尾巴草啊、野花啊,拿在手里玩。

越走路况越不好,碎石、水坑比比皆是,雨越下越大,晓玥撑着伞、拿着行李也吃力,行走的速度慢下来。“马上就到家了,你看,那是我家房子。”突然,晓玥有些兴奋地蹦起来,指向江边。记者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透过树丛往江边看,隐约看到错落的民房,而此时晓玥的裤脚上都沾满了泥。“奶奶,奶奶……”晓玥用方言喊着,一路小跑下泥泞的台阶,晓玥的奶奶在江边的菜园地里回应她。

近两个小时,晓玥完成了从深渡到防里放学路的行走,而同行记者的脚上却磨起了两个水泡。其实,在防里和晓玥一样在深渡小学上学的还有几个学生,他们的上放学路同晓玥一样艰辛。

11岁的姚妍在深渡小学读四年级,父母离婚后,爸爸在屯溪做生意,一年也回家住不了几天,姚妍从小就跟着奶奶生活。但奶奶在采茶、摘枇杷等农忙时节根本顾不得她,只得将小姚妍送到学校去住宿。姚妍告诉记者,她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都是在九砂小学读的,九砂小学地理位置偏僻,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向城区,人数越来越少,姚妍在九砂小学就读时全校就5个人,一个老师,住宿时老师负责她所有的生活起居。奶奶不忙的时候,就撑船到河对岸的九砂小学去看她。但九砂小学没有三年级,姚妍只能去深渡小学。由于离家太远,姚妍都是周五乘船回来,要是赶不上船,就坐同村同班同学姚承刚爸爸的摩托车回家。

图为3月7日下午3点,在歙县深渡码头,放学的小学生纷纷上船回家。

新闻推荐

道路坑洼何时修?王村镇政府:将彻底修复

□ 记者 汪  嫒  方姗姗吴玉莲  文/摄晨刊讯 “我家门口那段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跟过河一样。”近日,家住歙县王村镇阳山坞的市民方先...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