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歙县水竹坑村的“串丳”风俗

黄山晨刊 2014-01-28 19:21 大字

歙县年俗“跳钟馗”(资料图 图文无关)□ 柯立泉

地处歙县的水竹坑村(又名竹溪),每逢农历七月半与过年,家家户户都要串丳(chàn)。水竹坑人家串丳,事先备好竹签和切好精猪肉块;以面粉按比例配加面酱粉、食盐等配料,搅拌均匀后,加适量水调成面糊状;再用竹签串肉三或五块,并沾上面糊,分别沾成三或五个小圆球;然后将其下油锅煎熟出锅即可。煎好的丳装入盘中,金黄显眼,喷香诱人,显然是既好看又可口的美食。为体现孝道,少不了将丳作为贡宴让祖先品尝。因此,每到农历七月半时节,就要串丳,用于自家祭祖。过年时祭祖,各家都要串丳装盘送到祠堂,摆上贡宴桌,供做祭所用。送祠堂的丳,有一定的讲究,一则祠堂会的长者,要对贡宴桌上的丳进行点评,谁家的丳串得最好,谁家串的丳还可以。因此,对送祠堂这盘丳,制作时特别细心,不能马虎半点,力求长者们都说“好”,讨个好兆头;二则各家都要趁早去祠堂,让丳盘占个中间位置,体现这家在族里所占据的地位,也体现对祖先的敬畏。

“过年要串丳,六月打面酱”。农历的六月太阳大,气候热,打好的面团易发酵,易晒干,好储存,是打面酱的最佳季节,所以,一到农历六月初六,相邻的三户五户凑到一起,有的搬来揉面缸、有的抬来打面板、有的拿来面粉袋、有的上山摘来鲜箬叶、有的端来桶盆及添加的配料等,凑齐了家伙(即所需的用具),按各自所需面酱的多少,确定面粉和配料的数量。首先是揉面,在面缸里,将面粉与添加配料搅拌均匀后,加适当的清水,进行揉面;二是打面,将揉好的面团,装入面粉袋并扎紧袋子口。放在打面板的支点上方,随着坐在打面板两头人的一上一下,面袋在打面板的上下作用过程中,不断受到揉打、挤压,直至成酱泥;三是发酵:将打好的面酱泥团出袋,用鲜箬叶将其紧紧包裹并扎好,放在灶台烟囱旁,时在两周为宜,让其发酵成酱;四是干燥与储存:将发酵好的面酱,晒干后碾成粉状,再经复“火”,装入钵或坛中,封口待用。

水竹坑的丳和水竹坑人家串丳的风俗,历史由来已久。说的是元朝,柯八二家境较为宽裕,有两个儿子, 老大名叫柯五二,老二名叫柯五三。老大热衷于佛教思想,一生精力修建湖田寺,老二热衷于儒家思想,做个知书达理的文化人。老二不但自己从文治学,还要求他的子孙坚守儒家思想,重视文化知识,做个文化人。元泰定年间,柯五三家的后人苦读诗书,艰辛治学,“十年寒窗苦,换来状元符”,独自进京赶考,果真考中了个文科状元。泰定皇帝召见中榜的各文、武状元,赏给每人一串羊肉馅的丳,在场的状元品尝着皇帝赏赐的丳,而唯独柯氏状元没吃,这引起皇帝的注意,问原因,柯叩礼后回答是舍不得吃。因家中老母这丳都没见过,要省下带回家与老母共赏。皇帝道:“孝子!”后赏赐柯母亲一串丳。柯氏状元回到家,头件事不是汇报考中了状元,而是先向母亲敬献丳。老母听到是皇帝赐的丳,双手接过端详了半天,一根竹签串了五颗形似金黄色的小圆球,瞧了又瞧,怎么也舍不得吃,闻闻还有喷香的羊肉馅。通过儿子在皇宫里吃丳情况讲述,老母以皇上赐的丳为样本,琢磨着以猪肉中的精肉,代替羊肉,以面酱与盐等配料,来调香味及发酵,经过老母一番改换原料,按自己琢磨的一套制作技艺,做出形与皇宫一样,味却是水竹坑当地特有味道的丳。

丳是皇帝赐给的,老母串的丳,是当地上等的美食,因此,到农历七月半和过年,串丳来祭拜先人。皇帝赐丳的故事一直在相传,水竹坑串丳的风俗依然在传承。昔日只能过节才有丳吃,如今平日有贵客来也要串丳,让客人领略水竹坑的串丳风俗,品尝到当地丳这一传统美食。

新闻推荐

歙县完成中药资源普查

□ 张路 唐克俭晨刊讯 歙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日前完成。经初步鉴定和统计,该县药用植物共190科1530种,其中真菌类2科3种、蕨类22科92种、裸子植物8科30种、被子植物158科14...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