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汪育真的乡音情怀

黄山日报 2013-08-09 12:29 大字

2013年7月,18万字的《歙县西乡方言》正式出版了,出版方黄山书社将其作为今年新安丛书系列的第一辑。书的作者叫汪育真,他并不是什么专家学者,而是一位和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农民。今年65岁的老汪,凭着一颗对家乡故土的热诚之心,20多年来注意搜集整理歙县西乡方言,伏案写作2年多完成了这本传承方言文化的专著。

著书,对于汪育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近年来,他先后整编了《徽州名居和义堂》,执笔编写了《采白故里西溪村文化志》,并被县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所以要写这本关于方言的书,老汪给出的理由既简单质朴又意义深远,“现在西乡方言都变样了,原来原生态的西乡方言好像已经没有了,真正会讲西乡方言的并不多。另外一个,西乡在我们歙县来说是一个文化区,将这个方言挖掘出来,对于研究歙县西乡文化影响很有好处,必须把它传承下来。”

汪育真告诉我们,著书的想法由来已久,所有资料是从1992年就开始陆续积累收集的。平时在和同乡聊天时,特别是那些一辈子都生活在西乡的老人,他都会留心他们的发音和语汇,当遇到他不熟悉的用法时,总要刨根问底,找到最正宗的西乡方言。“有时候到外面去玩,一听到好字好句,我就把它记下来。有时候半夜睡不着觉,想到个问题词语什么的,马上开灯,把它写下来。”为了使内容更翔实,写作期间他又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参考了《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字典》、《歙县志》、《郑村志》、《松溪文集》等近二十部权威工具书和其他志书著作。

汪育真在《歙县西乡方言》一书中设立了西乡的区域及语种、语音、语法、词汇、词语集锦等五大章,之后又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在各大章下设立子节。其中词汇一章最为丰富,也最为生动形象。采访中,老汪给我们介绍了西乡人对“跳蚤”的表述,因为跳蚤跳一次的距离差不多就是人走一步的距离,所以称“跳蚤”为“步蚤”,这和歙县其他地区的叫法都不同。

两年多的时间里,整理、写作或校对,汪育真几乎每天都坚持工作六个小时以上,而最令他头疼的还是相关的经费难题。为此,他奔波往返于南京、歙县、屯溪三地之间多次,赢得了知晓此事、工作在各条行业战线上人们的敬仰和支持。

方言来源于生活,鲜活有趣,蕴含着大量的民俗风情。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方言也面临着融合和销迹。在采访中,汪育真几经提到“方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感情的寄托,透着亲切劲”。

我们打心底赞赏这位花甲老人的执着和付出,同时更应该理解和领悟他的初衷。方言,是一种特殊的非遗珍宝,保护多姿多彩的方言,不应只是某一个体的独自奉献,唯有多方力量的共同呵护,非遗瑰宝才能代代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异彩!

·曹 欣 汪碧云·

新闻推荐

歙县干群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本报讯 “基地200亩甘蔗受旱灾严重,我们租用了2台挖掘机在布射河上游拦坝蓄水,每天3台抽水机24小时轮流分片抽水灌溉。” 8月7日,歙县徽城镇新洲社区主任周永田告诉笔者。新洲社区甘...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