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街口:老渔民的新生活

黄山日报 2013-05-28 12:41 大字

初夏时节,新安江畔,山以水秀,水因山青。

“这水越来越干净了,瞧着心里高兴啊!”歙县街口镇街口村村民汪文金站在自家临江露台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新安江水,不禁感慨。

街口村位于新安江畔,有村民435户,是黄山市最大的淡水鱼养殖村,网箱养殖一直是该村重要的经济来源,渔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2011年11月,为配合新安江综合整治工作,街口村大力推进网箱退养,全村725只网箱全部拆除。

汪文金家一万多平米的网箱也全部拆除了,“政策我们都能理解,为了保护新安江母亲河嘛!”汪文金笑得淳朴,“可是,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不适应。我就想,像我这样一个一出校门就养鱼、除了养鱼没啥技能的老渔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这不只是汪文金的困惑,村里95户退养的渔民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如何让渔民顺利转产就业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2012年初,村里举办渔民转产培训,邀请县农委专家现场授课,提高渔民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利用招聘会为转产渔民就业牵线搭桥,解决“洗脚上岸”的渔民生产生活出路问题。从此,汪文金这个有着近30年养鱼经验的老渔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以前以为自己只能养鱼,现在发现其实还有好多路子可以走。”经过培训的汪文金,大大开了眼界。一向精明能干的他瞅准了黄山和千岛湖的旅游市场,买了辆大巴跑屯溪到千岛湖的客运,“现在来黄山旅游的人多,一年下来,也能赚个十来万!”加上家里的柑橘园加入了合作社,种植销售都不愁,一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还有一艘运输船和生态捕鱼,“比养鱼赚得还多呢!”汪文金算着一笔笔收入,脸上挂满了笑容。

“下一步,我打算把生态农庄做起来。”今年初,在得知村里的旅游规划后,汪文金又有了新的打算。依山傍水的街口村有着新安江第一水口的美誉,同时拥有着老村落、倒坑瀑布、古樟树群和柑橘等等资源,发展旅游得天独厚。“观光、吃饭、采摘、垂钓,既能赚钱,又不污染新安江水,发展农庄肯定有出路。”汪文金胸有成竹。

如今,汪文金的临江的三层小楼已经改造完成,标准间的卧房、崭新的电视机、通畅的网络,推开窗就是扑面而来的江风和青山,路对面是占地300亩的橘园观光基地,风光秀丽,恍若世外桃源。

汪文金的妻子正在忙着织渔网,“今年柑橘节我们的生态农庄就可以接待游客了,到时候,他们可以尝一尝我们江里的鱼!”她说着笑着,满脸的期待。

“这两年,村里忙着改徽、铺路、环境整治,沿江还建了200米的生态景观带,村子更干净了,以后游人会更多的!”汪文金脸上满是憧憬。

采访结束后,汪文金又跳上了即将远行的大巴车,车子在青山绿水间飞驰,载着渔民们充满希望的新生活,一路向前……

·孙冯燕·

新闻推荐

月日农技人员在歙县许村镇塔坑村指导农民开展水淹后菊

6月8日,农技人员在歙县许村镇塔坑村指导农民开展水淹后菊花管理。许村镇近万亩水稻、西瓜、菊花被淹,该镇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农作物灾后管理,降低损失。特约摄影&nb...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