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美石潭
[摘要]本报通讯员 庄颍文/摄
近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安徽歙县出现多年难得一见的云海奇观,且近日形成云海的几率较大。这条消息引得我们这些摄影人心痒难耐,经过联系,13位志同道合的影友组成了皖南采风团,主要目的地是歙县石潭村。
山坳里的桃花源
石潭村位于歙县霞坑镇的山坳里,连绵的群山间散落着十几个徽派建筑的小山村。春季是石潭最美的季节: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火红的杜鹃,青翠的竹林、树木映衬着白墙黛瓦的小村落,让人不知用什么形容词才能描绘出她古朴的美丽。尽管近年来山上修建了村村通路,但大型客车还是没法上去,所以游人不是太多。但只要去过一次的摄影人几乎都会去第二次、第三次。
早上8点出发,下午4点多,我们到达了石潭村。未放行李,先上山选拍摄点。匆匆赶到下汰自然村,已是太阳落山时分,群山环绕的下汰村静静地掩映在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中,一湾溪水绕村而流,拙朴的白墙黛瓦在余晖中展示着岁月的沧桑更迭,间或二三人家的屋顶冒出袅袅炊烟,弥漫着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飘带。村外油菜花田中隐约一条一条蜿蜒小路,连接的唯一的一座小桥通向外界。田间散落着几处人家,形成美学构图上绝妙的点线面。山村的四周山峦叠嶂,虽没有晚霞,群峦也被夕阳染成了胭脂红,显得格外的静逸、安详。此情此景,让人觉得就是身处陶渊明记述的桃花源。
第二天早晨5:00,我们租用了两辆当地小型面包车开始向最高的一个山村——上汰自然村挺进。车子在仅3米来宽的道路上行使,道路以山势盘旋而上,用“九曲十八弯”形容是远远不够的,有的道路急转弯达360度,边缘就是深渊,极为险峻,有的地段还在塌方,让住惯辽阔大平原的我辈不由得捏一手心的冷汗。
上到半山腰,看到山凹的云雾冉冉升腾,越向上行,云雾越浓,开车的师傅说:“你们的运气真好。看情形,今天的云海不会比前几天的差。好多摄影人住了十几天,都赶不上呢。”
转过一道弯,一幅炫目的画卷呈现在眼前:一轮圆月挂在山梁上空,姣姣如玉盘。如水的清辉铺泄下来,流向山谷中涌上来的云海,那云海就有了淡淡的蓝色,恬静而迷幻;流向原本翠绿的山峦,山峦如拢了一层乳色的细纱,淡雅素丽。“犹抱琵笆半遮面”有了醉人心弦的遐想空间。可惜我们还是晚了一步,来不及精心构图,月光就被渐渐亮起的天空隐没了。
难忘云海与佛光
赶到上汰村,太阳虽还没有升起,天已大亮,一家靠山坡的平顶房上已站了好多摄影人。云海,如平铺一层棉絮团,静静的就在脚下,云海间时隐时现着几道山梁、峰峦。近处山坡上种着油菜花和茶树,油菜花开得正旺,被云雾缭绕也朦朦胧胧的。清人江鹤享有诗曰:“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会时有无。”想是观景如斯吧?
由于没有风,云海久久不散。快9时了,太阳高高的升起在我们身后,云海被照得白晃晃的,近处的云雾开始变得透明,闪着隐隐的金光。这时,奇迹出现了:先是一棵松树陇上一圈彩虹样的光环,一会儿又挪到一座小房子上。有识多见广的惊喜地喊:佛光、佛光!便教人看:佛光里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睁大眼睛,隐隐约约看到七彩光环内有一道人影,是不是自己呢?我灵机一动,挥了挥手,哇!光环里的人影竟也在挥手哪。我上网查了查:佛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自然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太阳光、云雾和特殊的地形。只有当太阳、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时,才能产生佛光。它是太阳光与云雾中的水滴经过衍射作用而产生的。“佛光”中的人影,就是太阳光照射人体在云层上的投影。
阳光渐渐强烈起来,云海开始堆挤翻腾,波起峰涌,瞬息万变,云海笼罩的山坳间小山村显现了,山梁峰峦清晰了,眼前出现亦真亦幻的飘渺迷离之景。这时的摄影人顾不上赞叹,此起彼伏的快门“咔嚓”声连成一片。不过几分钟,云消雾散。山村、峰峦、油菜花、竹林,一切一览无遗,都展示在耀目的阳光中。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赵天彪通讯员张斌报道继《华风瑞影》和《徽风丽影》之后,2月18日,黄山市歙县作家、退休教师方瑞华女士又推出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第三部个人专著《歙风...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