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斯人虽已逝 大爱留人间歙县农民吕立红生前忙修路逝后捐遗体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2-01 11:42 大字

[摘要]歙县农民吕立红生前忙修路逝后捐遗体

不久前,年仅41岁的歙县农民吕立红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吕立红去世,村民扼腕叹息之余,还念念不忘他所做的善事,他倾其所有举债度日,带领乡亲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一条“天路”,演绎了一段现实版的“愚公移山”故事。路打通了,可他积劳成疾,患病不治后他又将遗体捐献给了医院……

吕立红生前是歙县金川乡长源村田凹村民组村民。田凹组位于海拔一千多米的群山险峰中,多年来,300多名村民仅靠一条两尺宽的山路和外界联系,车不通,物资进出山全靠肩挑背扛,山上的树木和山核桃卖不了好价钱,生活用品也难以运到家门口。村民生病了,也只能背下山治疗。

修路,成了山村的头等大事,但屡次中途搁浅,村主任吕立山介绍,2008年,在外打工的吕立红回村挑头修路。

修路困难重重,征地过程中,一连几个月,他常常是早上7点多出门,翌日凌晨才能回到家,每天几乎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道路开工后,吕立红就带领村民天天泡在工地上,开山、整石、垫土,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饼干就着山泉填肚子。好几次他都累倒在工地上,送到医院后,总是简单地吊两瓶水,拒绝医生的系统治疗建议,赶回工地。妻子吕菊年告诉记者:“他以前身体很好,修路时才有了病。因过度疲劳,没有修路资金着急,饮食不规律,加重了他的病情。 ”

修路资金缺乏,吕立红就自掏腰包垫付,拿出了打工攒下的积蓄,父母的养老钱3万多元,还外借了2万多元。这笔钱对吕立红家可不是小数字。“他家很穷,一家人挤在几间破房里,体弱多病的妻子也不得不带着13岁儿子在苏州打零工补贴家用。 ”一位村民说。

2010年,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终于完工了,公路长3.5公里、宽3米多。路通了,但吕立红却病倒了。

2012年1月,吕立红几次口吐鲜血,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引发肝腹水。躺在病床上,他仍惦记着那条路还没有硬化,路旁的排水渠还需要修建。吕立山告诉记者:“我去看他几次,他都提到这条路没有硬化,他说这是他的一块心病。 ”

因当年修路耗尽了家财,还欠下了外债,家里平时生活都难以为继,更别提拿数万元钱看病了,吕立红陷入了困境。可他的事迹也感动了社会上的很多人,众多好心人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当时,吕立红对妻子说,他现在这个样子,也不能再报答别人的恩情了,就为社会多做些贡献吧,万一他走了,就把他的身体捐献给医学院,为医学进步尽点微薄之力吧。 “我们山区,农民都很迷信,他能捐献自己的遗体,真的了不起啊。 ”当地一村民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王明存

新闻推荐

科技助农茧增量

6月3日,歙县昌溪乡科技人员方爱芳(左)在指导农民吴惠娟挑选春蚕上蔟。昌溪乡蚕桑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今年发放春蚕种400余张,由于科学管理有力,农民的春蚕总量提高,春茧的产量和质量都好于往年。...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