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日子脚要慢慢过

黄山日报 2013-01-22 14:32 大字

□方长英

歙县南乡有一句俗语,“日子脚要慢慢过。”它的本意是过日子要有计划,要有策略,要谋算着去过。“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在日子的过上面隐藏着最朴素的草根智慧和民间学问。

母亲是乡村农妇,目不识丁。但在过日子上,却是一把好手。再捉襟见肘的艰难岁月都被她打理得顺顺溜溜。“细水长流”是她掌握的诀窍。“天晴要防下雨”、“丰年要防灾年”是母亲挂在嘴边的话。我小时候的农村毕竟还是穷。特别是我们山区茶农,吃的是返销粮。买白米细面要搭玉米山芋干等,就是那种切成片白嚓嚓的生山芋晒成的山芋干。如一百斤计划粮要搭三十斤山芋干或玉米。有时三七开,有时四六开,全看你在粮站能不能开到后门。母亲和粮站那个叫凤珠的年轻女人关系不错,母亲经常带些红枣、板栗等土特产送给她。所以母亲总能多称到一些白米细面。

白米细面得来不易。中午焖一升米的饭,饭四周再贴几个玉米饼。玉米粉先用温水和了,摘馒头大一坨往锅边一拍,奶奶用指尖轻撩一点清水在掌心,顺着锅贴再把它拍扁拍圆。米饭香了,玉米饼也熟了。金灿灿的玉米饼上奶奶的五根指头印清晰可见。我小时候吃的最多是玉米和山芋。母亲勤快,房前屋后的零星地头见缝插针地撒玉米种、扦山芋苗。年成好时要收几千斤。所以玉米和山芋不怕吃。以至于我现在看到这两样东西胃就泛酸水。早上山芋玉米糊,中午玉米馃,晚上菜煮玉米稀饭或挂汤玉米面。这样的食物偶尔吃一顿,味道大概也不错。但是天天吃就很烦。有一天放学,还没走到家,就听见我家厨房的案板又在“噼啪”响,奶奶又在拓玉米馃。气得我一脚踹在门上,书包甩出去老远。“又吃这个,又吃这个”哇哇大哭。结果给母亲狠揍一顿。但是打过之后却享有特权。只要是再吃玉米馃这餐,我都可以独享一碗白莹莹的大米饭。

过年杀了年猪,母亲把猪后腿和肋条肉腌起来,在通风廊檐下挂几刀风干肉年边吃。然后猪血、猪肠、猪肺等煮一锅香喷喷的猪血汤,一村十几户一家送一碗。哈着热气踩着“扑哧、扑哧”的雪地,我和妹妹负责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细细体会着其中快乐。一家杀猪一村人味都尝了,多好!腌着的猪后腿和肋条肉腌二十天左右,再晒十几个太阳,就变成红艳艳的腊肉。母亲把腊肉切成一截截埋进霉干菜,霉干菜吸足了油,乌黑发亮,肉更见红艳。可以吃大半年。那个香啊真让人想念。

现在母亲离开农村有十几年了,母亲已六十有五,鬓发斑白,但神清气爽。这些年一直在城里帮妹妹带孩子,空闲依然种菜种地。母亲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通过双手她把生活的精髓诠释得通透而明了。

“日子脚要慢慢过!”

冬日,一窗温暖的灯火。当我用歙南的方言把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如小鸟一样轻缓地从口舌间滑翔而出的时候,感觉那一个个日子真是长着一排密密的脚,蠕动着……迈着细碎的步伐,不疾不徐,不慌不乱,亦远亦近,在前方,在身后。仰望之间亦真亦幻,把我带到了那山、那水、那年、那月。

新闻推荐

首个富硒黄山贡菊示范基地落户歙县

近日,安徽硒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深入歙县许村石壁山有机茶菊示范园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考察,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一期规划种植富硒黄山贡菊50亩,并建立富硒黄山贡菊研发生产与示范推广基地,...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日子脚要慢慢过